99孫白頭 (第1/2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南去的白肚燕兒們又歸回屋簷下泥巢中,早晚飛出飛進忙碌,嘰嘰喳喳叫得不停。
時日過得飛快,彷彿只是眨眼功夫,過了年關又是春來,如今卻已是大漢初平二年。
天剛矇矇亮,孫白頭就吆喝著歸他放牧的近三十頭大小黃牛出了門,成年黃牛前段日子全被拉去地裡幹活,還回來還沒幾日,孫老頭很是心疼,最近都走得遠,尋嫩草地犒勞它們,至晚方歸。
道路兩旁全是數日前才撒下種的田地,他一路小心地看顧著牲口,不讓它們踩踏到地中,牛群裡那頭才一歲的小牛最淘氣,直捱了孫白頭兩鞭,方才驚逃回群中。
前行不遠便是清漳河,河上有座年前才搭起的石基木橋,牛群踩過去,橋面木板便發出“咯吱咯吱”的響動,不過都是半尺厚的木板,結實得很,不用擔心受不住重力。
過河的時候,孫白頭忍不住又摸摸懷中,除水囊外,出門時揣的兩塊麥餅還在,這讓他心底踏實不少。
這兩塊麥餅是他一路的吃食,在亂世中混跡得久了,他總覺得無論何時何地,身上都得有糧才能安心。
孫白頭已再無兒女孫輩存活在世,年近七旬,在賊群中,能活到這年齡的可不多見,姓孫,因鬚髮盡白,便被稱為孫白頭,至於本名,除了他自己已再無人能知,他本為浮雲部老弱,渠帥浮雲與官兵戰死之後,才隨本部精壯投到鄧季部來的。
身子雖還俐落,畢竟年紀實在大了,如今已扶不動犁頭,只能在涉侯國做個牛倌。
鄧季部男童們全都在習文練武,放牧之事便交給老頭兒們,如他一般在涉侯國、壺關兩地放牧牲畜的老頭足有千餘,四野中到處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倒非只孫白頭一個。
孫白頭住所在清漳河東岸,待過了河,便吆喝著牛群往西岸那株老槐樹慢行去。
這時間雖還早,樹下卻已站著名二十餘歲的寬袍少年,手裡拿卷木簡在等候,見孫白頭趕牛群過來,遠遠招呼道:“孫老丈,今日又是你最早呢!”
放牧在外的牛馬騾驢羊各種牲畜有四萬多,為防意外,每日早晚各清點一次就相當必要,少年就是田疇派來專責清點這片牲畜的。
短衫賤民與寬袍人士之間可沒多少話語好說,再說若自家幼孫還活著,也該有這人年紀了,相貌又相似,孫白頭見他就覺得心煩意亂,不願接話,只鼻中輕輕哼聲算是回應。
少年姓楊名立,字信友,壺關人,去年鄧季靠焦氏內應取下壺關,自也怕豪族又為官府內應獻城出去,便將其等全遷到涉侯國來,楊氏是其中之一,只是他家算其中適應賊窩生活比較的,田疇招募人手時,楊立等便是第一批應徵者。
牛群數目不差,楊立點過,提筆在木簡上記下,遠遠又有人吆喝牲口過來,孫白頭便先離去。
人老行得不快,不過他出門得早,一路慢悠悠往壺關方向走出十餘里地,到西面山坡腳下時,晨曦才剛照到頭上群山之頂。
這片山坡上全是齊排的小土丘,剛長出些嫩草來,但並不多,下面新掩的黃泥還能看得清楚,黃綠相間,很是顯目。
到了這裡,孫白頭任牛群在坡腳自散開啃食野草,自家則往坡上行去,順著第四排左邊數過去,到第三十五座土丘前,盤膝坐下。
“張老弟,今日哥哥又來看你啦!”拍拍土丘頭,老頭嘴裡輕吐出句話來。
只要出來放牧,這裡是孫白頭必來的地方,土丘中掩埋著的是以前還在浮雲部便交上的老朋友,年前鄧季被麴義絆住,眭固來襲時,這位不幸遇難。
土丘前土裡,還有孫白頭親手埋下的一小塊肉祭品,是從眭白兔身上取下來的,有了這個,想必老夥計亦能安穩長眠了。
渠帥活捉眭固回來後,交給谷中老弱處置,孫白頭沒別人貪心,只在他身上取一小塊肉慰籍老友。
日頭又升高些,終於能照到這裡了,身上暖烘烘的,老頭掏出塊麥餅,瓣開往嘴裡輕遞。
輕嚼著吃食,孫白頭覺得真是人越老越怕死,老夥計、還有更早便不在的妻子、兒子兒媳、孫兒們一個個全都離去,只剩自己苟延殘喘在世間,可自己還是一點都不想死,恐怕還要幾年才會下去陪他們呢。
“老夥計,明日再見!”
這邊離涉侯國居所太近,野草早被來往牲畜啃食過一遍又一遍,牛群找不到多少吃的,用掉半塊麥餅後,老頭站起身,拍掉身上泥土與雜草,下坡吆喝牛群繼續往前。
後來的放牧者們已超過了孫白頭往前面山坡上去了,這片都
《農夫三哥》 99孫白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