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 (第1/2頁)

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七十二章蹣跚的腳步

1910年,西安兩個革命黨,一個叫景梅九,一個叫杜仲伏。這兩位在某個攤子上喝豆漿的時候,杜仲伏見天邊流星劃過,隨口來了一句“彗星東西現,宣統兩年半!”

景梅九很配合的來了一句:“這童謠傳了好久,不知道什麼意思。”

有趣的是,那個賣豆漿的對這麼大逆不道的話,居然沒有去舉報,反而很認同的表示:“什麼意思,就是說大清朝快完了。大明朝不過二百幾十年,大清朝也二百多年了,還不亡麼?”

第二天這兩位都沒把這個事情當一回事,結果一出門,這流言已經傳遍了全城。

大清朝,真的是氣數已盡!販夫之輩都這麼認為,可見當時民心盡失。

遠在蕪湖的方劍雄對這種謠言想來不屑一顧,方黑宅最相信的就是槍桿子,就是大洋。沒這兩樣,啥都玩不轉。

蕪湖縣城外一片不算太高的山坡下,製造局機器的轟鳴聲並沒有多少人去在意。這一帶的土地,全被歐亞集團買下。

一身戎裝的便裝的方劍雄走在車間內,核心幕僚李慕言,高薪從德國綁來的德國工程師吉奧、斯丁等人陪著一路走一路看。沒錯,這個吉奧斯丁是綁來的,這傢伙原來經營一家機械廠,經營不善倒閉了。方劍雄讓比埃爾幫忙找一些能長期乾的工程師,結果比埃爾這傢伙派人把吉奧斯丁綁了去,給出兩個選擇,籤長約去中國,可以為他還債,要不就立刻還債。還不上銀行貸款的吉奧斯丁,只好來中國廝混。沒想到,這裡的待遇不錯,比在德國幹掙的多了。結果這傢伙把老婆也接來了,現住在家屬區裡。方劍雄對於這些技術人才寶貝的緊,給他老婆安排了一個德語教師的工作。為一些去德國留學的學員上課。

“這位田三斤是這裡最好的技師,他的技術能比的上德國的技師。單單是他帶出來的徒弟就有十五個,不過這些徒弟現在還沒出師。”吉奧、斯丁指著遠端一位正在忙碌的中年漢子做介紹,方劍雄面帶微笑看了一眼,發現邊上還站著一個洋鬼子,手裡拿著卡尺在量,完事後衝那個學徒豎起大拇指。

“錢伯斯,美國退役士兵,精通槍械,技術員。他對槍械的理解令人驚歎!”吉奧、斯丁又介紹了一句道:“製造局目前日產尖頭彈一萬發,75炮彈一百發,修理槍械也沒問題。這是上個月成功仿製出k98步槍,質量沒有太大的問題。目前最大的制約,就是原材料大部分靠進口。如果原材料充足,日產k98步槍三十杆都不是問題。”

吉奧斯丁得意洋洋的介紹,方劍雄心裡卻發苦的厲害,這個工業果然不是好搞的。花了那麼多的錢,現在還只能有這麼點產量。

接過吉奧斯丁手裡的步槍,方劍雄熟練的擺弄一番,微笑的誇獎道:“不錯,白手起家能做到這步就很不容易了。你要的那批機器後天運到,操作機器的人手夠麼?”

吉奧斯丁道:“人手暫時不是問題,這裡的技術人才儲備很足,技校裡還有一百多年輕人在學習,明年這個時候他們就畢業了。半年的實習之後,又是一批合格的技工。”

方劍雄辦的技校就在邊上,老師都是從上海招來的,還有就是德國方面隨機器來的十幾個技師。這些技師籤的是三年的合約,眼瞅著一年半都過去了,方劍雄多少有點擔心技術工人的不足。現在看來,吉奧斯丁比老闆還有信心,也許是廠子太小的緣故。

這幾年方劍雄的製造局一直在投入,現在的規模其實已經不小了。只是由於一些客觀原因,使得方劍雄繼續保持低調,儲備人才,等待爆發的時機。

“如果原材料充足,新的機器裝置除錯安裝完畢,每天的產量能達到什麼水平?”方劍雄最後確定一下,吉奧斯丁摸著青色的下巴琢磨了一番道:“日產k98步槍一百條,尖頭彈三萬發。75炮彈兩百發。”

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少,實際上方劍雄並不能滿意。製造局已經砸進去六百萬銀元,一分錢都沒收回來,就換來這些產量還有一堆廢料。這些錢已經能裝備兩個步兵師了。

偏偏這製造局還不能不搞,總是靠進口軍火是沒前途的。

“不行,太少了!還要想辦法提高!你看這樣行不行,把一些簡單的零件交給外面的企業去做。比如槍托、刺刀等!”方劍雄提了一個意見,眼下這地方是啥都自己來,實在是太浪費人力了。

“這樣的話,我有信心提高百分之二十的產量。”吉奧斯丁很嚴謹的回答:“如果可以的話,明年冬天第一批技校的學員出師,透過實習後再進一批機械裝置

《民國梟雄朱培德》 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