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部分 (第1/4頁)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篇文章。當時馬雲十分吃驚,在佩服那位司機的活動能力之餘,馬雲更佩服的是那個敢批准在頭版發這麼一篇文章的總編。要知道,在那個時候,還沒有人敢提網際網路,敢於提說明這個報紙的總編很有魄力,馬雲想,這一定是一個很有眼光的人。

於是,馬雲立刻就去找了這位總編,馬雲說就想跟他談一談。那次他們竟然談了三天三夜。當時這位報紙的負責人就像馬雲一樣也不懂網際網路。但是他聽得很激動,也覺得這東西有戲,他說:“馬雲,我幫你一個忙。”他請了很多的北京媒體,讓馬雲給大家做一個演講。

北京冬天的風總是很大。就在北京很冷的一天,馬雲耗資3萬元在北京外經貿部隔壁的一個俱樂部請來了30多位記者、編輯。

馬雲早早地將兩臺電腦安裝在俱樂部裡。由於當時北京網速太慢無法聯網,馬雲就將網頁和一些資料拷到硬碟上。

那一天可真把馬雲激動壞了,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的媒體朋友。馬雲給這些記者們講了兩個小時,談什麼是網際網路,談網路有什麼好處,那些記者們雖然聽得朦朦朧朧卻也熱血沸騰。他們說:好,我們開始宣傳網際網路。本以為大功告成的馬雲卻沒想到,就在第二天,上頭下來一個檔案,說不要宣傳網際網路。據說當時的一些工程院院士對網路的前景不是很看好,說對當時的國情來說太先進了。馬雲覺得這純粹是無稽之談,他覺得氣憤透頂,但他也已盡了很大的努力。頭一天聽他演講的記者們對馬雲說,你如果能夠說服《人民日報》上網的話,我們就可以報道了。

讓《人民日報》也上網

讓《人民日報》也上網

就在那一天,馬雲的心情如過山車一般,從特別激動到特別沮喪。

但是馬雲並沒有想過要從此放棄。從來不怕困難、不會被困難嚇退的他說要堅持下去,要堅持到最後。他對自己和何一兵說:“有一天我們要走進北京。”而同樣心情沮喪的何一兵卻說他想要放棄了。

儘管當時的馬雲還沒有想到什麼好的法子來讓自己、讓中國黃頁得到媒體和輿論的認可,但是何一兵的一句話刺激了馬雲的神經,他對馬雲說:“要是你能說服《人民日報》上網,那麼你的廣告宣傳、你的聲勢一下子就起來了。”

讓《人民日報》上網,在那時候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是一個幻景而已。而對於這個成功率幾乎為零的任務,馬雲當時就決定做了。於是從那年冬天開始,也就是1995年年底到1996年年初,言出必行的馬雲再次來到北京,這一次和他一起來的還有那個來自深圳的、在中國黃頁做技術的李琪。那一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當時馬雲說了一句話,令他和在場的李琪記憶猶新:“有一天我們要理直氣壯來到北京。”

就在這個冬天,馬雲透過朋友的引薦與《人民日報》辦公室裡的一個行政人員結識。這一天晚上,他們聊到很晚,大概晚上10點辦公室來了一個人,他問你們在聊什麼,馬雲說聊網際網路,於是這個人也坐下來跟馬雲聊了起來。直到後來馬雲才知道那個人就是《人民日報》未來發展局的局長谷家旺。由於谷家旺有過留洋經歷並且對網際網路也有些瞭解,兩人一見面就聊得很是投機,甚至有些“相見恨晚,惺惺相惜”。所以他建議馬雲去給日報社的同事也上上課。

就是靠著這份機緣,馬雲先後在《人民日報》做了兩次演講。馬雲講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搭上的是末班車,還講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最後馬雲想自己已經講到最好了,成不成也就這樣了。馬雲當時的心情很緊張,不是因為怯場,而是因為太激動了。演講結束後,一位領導走了過來,握著馬雲的手說:“你講得真好!我們明天就打報告給中央,讓《人民日報》上網。”

《人民日報》上網之後所引起的轟動效應可想而知,馬雲也成了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的採訪物件。馬雲在做完這一切之後,網路也逐漸開始熱起來了。尤其跨入1997年以後,北京的網際網路開始火起來,大街小巷開始遍佈著網路公司,開枝散葉般,有如唐朝邊塞詩人岑參的著名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終於,馬雲用半年時間把《人民日報》搬上了網路。而等到《人民日報》搬上網路的那一天,馬雲也知道,北京已經沒有他們的機會了,因為大批的外資企業已經開始湧進,對於馬雲這些既沒有錢又沒有背景的人來說,若想在北京發展,何其艱難。於是思索再三的馬雲也就在這個時候回到了杭州,開始籌劃他的下一步發展計劃。

要成功,何必畏懼失敗

《誰認識尖草坪法院法官》 第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