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章 大難臨頭 (第1/1頁)

暴雨中的背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家動作要快,絕不能讓土匪搶在我們前面。” “是。” 鳳臺縣和壽州。 這兩個地方位於清朝腹地,除了有時候會有土匪來騷擾一下之外,都沒什麼大事。 可是從咋天開始,這兩個地方的平靜被打破,兩城城內亂做一團,不時的會有馬車或牛車急匆匆的出城而去。 鳳臺縣,鄭氏家族。 從西曆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從長安來到這兒起,鄭氏家族已經在鳳臺縣落戶了兩百九十年。十二代的傳承、一百七十六人的家族人口、佔據鳳臺縣四分之一的商業鋪面和三千七百二十畝的各等級田地讓這個家族和盛氏家族共同掌管了這裡。 在鳳臺縣,縣令沒用,沒有這兩家點頭,縣令所說的任何話都出不了縣衙。可以說,這兩家就是鳳臺縣的土霸王。 佔地二十畝的鄭宅內,下人們急匆匆的在收拾行李和物品,可是東西太多,急切間不能收拾妥當。 後院。 鄭家二公子躺在躺椅之上,身上還趴著個花容月貌的美麗女子。 二公子一邊把玩著她的小腳一邊喝著美酒,時不時的該女子會把一顆草莓或是一個剝好皮的葡萄塞入其嘴裡,好不快活。 “啪!”一個巴掌拍來,二公子手上的酒杯被打落在地。 “爹!”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兒玩女人,還不快去收拾東西。” “爹,那些只是傳言。我們鄭家和盛家共同掌管這裡,有沒有糧食我們能不知道嗎?” “我們知道,土匪卻不知道。一但這個傳言傳到周邊土匪耳朵裡,就算沒有糧食,這些土匪也會對付我們。” “爹,就憑那些土匪,還想動我們。護院可不是吃素的,不但有各種冷兵器,還有三十多支鳥槍和兩門火炮。憑著這些,加上三米多高的院牆,讓他們打也打不進來。” “你懂什麼,你爹我走南闖北什麼沒見過,這次我一直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快,快收拾。” “爹,真的要走?” “別廢話了,快點。” 同一時刻,盛家。 和鄭家一樣,一樣的準備跑路。 兩個族長都感覺大難即將臨頭,一個勁的催促。 壽州。 位於鳳臺縣南,在西曆1733年即雍正十一年鳳臺縣正式分置之後,按照同城治理的原則,鳳臺縣縣衙和壽州知州府衙同設在壽州之內。 現在,看著城內一片慌亂之景象,一個縣令和一個知州同時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所謂鳳臺縣內有大批糧食的傳言,以他們倆為官多年的經驗來分析,這是有人故意傳出來的流言。 其目的不言而喻。 訊息已經傳到了安徽省會安慶,巡撫蔣文慶傳來的對策是緊守城池,無特殊情況不得出城。兩人手裡沒有多少兵力,只能臨時佂召,可是僅僅幾天,又能徵召多少? 鳳臺縣硤石山原土匪窩點,現穿越臨時駐點。 “報告將軍,無人機發現,亳州捻軍已經出動,正快速向鳳臺縣而來。” “密切監視。” “周邊土匪情況如何?” “報告,鳳臺縣和壽州周邊共有三個土匪窩點,現已在嚴密監視之下。” “有沒有發現其有聯合的跡象?” “報告,我們放出假訊息之後,其餘兩處都識破了這一計策,只有這一處土匪出動。”蕭萊指著地圖上一點詳細對林雪說道:“外號流星錘,本名劉新崔,廬州府無為州人士,今年32歲。本是佃戶,因殺了佃戶長被清廷通輯而上山落草為寇。現手下約有五百多人,其手下裝備的絕大部分都是冷兵器,只有兩杆抬槍算是熱兵器。其人小時練過武藝,尤擅使流星錘。因家族被官紳以莫虛有的手法弄垮,故而極其痛恨清廷和官紳。落草之後,四處搶劫富商和官紳。” “算是一條好漢,可惜生不逢時。” “將軍,怎麼處理?” “送其上路。雖說對百姓沒什麼傷害,但土匪就是土匪,一個都不能留。” “是,將軍。” “將軍,情報人員發現,壽州知州和鳳臺縣令有異動,似乎猜到了這個訊息是被人故意放出來的。” “聰明人不好,越聰明越是給自己找麻煩。準備六枚地地導彈。” “將軍?” “天上不時會有流星劃過,誰知道又會落在哪裡。” “將軍,我們明白了。” “你們倆先下去吧。” “是,將軍。” 原本我是想留你們倆人一條命的,可是你們倆太聰明瞭,讓你們活著必會成為我的敵人。一個縣令,一個知州,走好。到下面等著,不用幾年,我會把整個清延和整個愛新覺羅家族都送下去陪你們。喜歡篡清,從鳳臺縣城開始()篡清,從鳳臺縣城開始。

《篡清》 第13章 大難臨頭(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