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章 鳳臺縣之戰3 (第1/1頁)

暴雨中的背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殺…” 廝殺聲響徹在鳳臺縣各處。 鳳臺縣城頭上,又來了一批新的部隊:鄭家和盛家這兩個鳳臺縣內的土霸王家丁到了。 兩家族長都明白,要是連城牆都守不住,院牆那就更別扯了。不如拼死一博。 剩下的三架雲梯車已在剛才的戰鬥中被守軍燒燬,可是城牆底下捻軍落在後方的兩架衝車又到了前線。 衝車,又名攻城車,是冷兵器時代繼雲梯車之後的第二種攻城用器械。 其衝擊武器是用繩或鐵鏈懸掛在橫樑上的一根粗大的圓木,原木後端有金屬帽,前端有金屬頭,攻城時,依靠士兵合力抓住攻城槌向後運動得到足夠衝力後猛烈撞向城門,依靠慣性和動能來破壞城門或者門後的門閂結構。 攻城車雖說對城門或城門閂有著破壞作用,但在衝擊城門時,極易受到城牆上守軍的進攻。因此,攻城車周邊都外蒙牛皮或羊皮,甚至有用金屬板加強的,以防備守軍的弓箭或擂石。為了防止對方發射火箭,還常常在外層澆上泥漿,形成一層防火層。 攻城車威力是大,但是… 和火槍出現滅掉了弓箭手一樣,火炮的出現也使得攻城武器得到了跨越式發展,老式的攻城武器在短短几十年之內就被掃進了垃圾堆。火炮用精度、射程和威力在火箭、導彈和空軍出現之前成為了無可爭議的遠端武器之王。 捻軍做為才成立不久的一支農民軍隊,現在就連火槍都沒有幾枝,更別說各式火炮了。不得已之下,只能使用這種本該早已淘汰的雲梯車和攻城車。 鳳臺縣城門之前。 木製盾牌擋住了城上不停射下的弓箭,五六名捻軍士兵齊心拉動撞錘,向著鳳臺縣城門撞去。 時間太緊、戰事太急,捻軍做的衝車可說是粗製爛造。撞錘前方沒有鑲嵌金屬撞頭,也沒有對其進行修形,就是一根砍下來的原木。 一下,兩下… 城門處灰塵直落,門後守軍死死的坻住城門。 “啊!”鮮血伴著慘叫,又一名撞門士兵中箭。 拉開重傷士兵,後方的一名捻軍補位。 沒有人有膽怯,他們已經一無所有,只剩下了一條爛命。 他們早已經把這條爛命豁出去了。 城門在不斷撞擊中裂縫出現,支撐不了多久了。 “大家看到了沒有,這扇門撐不住了。打破它,裡面的一切都是我們的。” 張樂行加了一把火。 “嘿呀!”大叫聲中,鳳臺縣城門被撞破。 “大家跟我來!” 張樂行,張宗禹、王貫三、孫癸心和賴文光五個捻軍將領首先衝入。 “報告將軍,鳳臺縣城門己破,捻軍己大股入城。” 鳳臺縣上空八千米,一架無人機在做圓周盤旋,地面上的一切動向都被無人機上的偵察裝置看在眼裡。 一名無人機操作員一邊看著顯示屏上的景象一邊不停的向林雪彙報。 “壽州情況如何?” “報告,壽州這邊捻軍大舉進攻,可沒有進展,沒有攻進去。” 可以理解。 一是壽州清廷安排的部隊比鳳臺縣至少多了三倍不止,火槍和火炮也比鳳臺縣這邊多很多,捻軍短時間內打不下來;二是壽州捻軍雖比鳳臺縣這邊多了一萬多人,但主力全在鳳臺縣這邊,率軍的五人不是盟主就是捻軍內的名將。 這些都在林雪的預料之中。 “繼續嚴密觀察,有什麼情況立即第一時間彙報。” “是,將軍。” 鳳臺縣內,巷戰正在進行。 無論是什麼時代,巷戰都是最慘烈的作戰樣式之一,和叢林戰並稱為兩大血腥作戰。其原因只有一個:視野。 這兩處戰場上到處都是阻礙視線的障礙物,兩軍都是近距離作戰,而且其作戰距離不會超出三十米。在這兩處地方作戰,拼的不但是武器和軍事素質,更重要的是勇氣和血性。 在這兩點上,捻軍都超過了鳳臺縣的守軍,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兵敗如山倒。 “當,當,當…”兩個人在死拼。 以絕死打法的王貫三壓制住了八旗牛錄額真,眼看著手下一個個死讓其鬥志漸消不勉心生退意。 兩人對拼,最忌的就是分心。刀光閃過,還在分心的牛錄額真沒有第一時間做出閃避動作,雖身體本能閃了一下,沒有傷到要害但右肩部還是被劃出了一道刀痕,血光飆現! 右手失力,左手拿刀不順,在和王貫三的對拼中無法全力施展。 兩刀對撞中,直刀應聲而斷。腰刀變招為橫斬,瞬間,百長腦袋分家。 “你個清妖,要不是你,老子剛才就打進來了,呸!” 一腳把頭踢遠,右手握緊滴血的腰刀,向著鄭家衝去。 鄭家和盛家,死神的陰影籠罩。 “王貫三,目標:鄭家。” “叔父,目標:盛家。” “賴文光,目標:鳳臺縣糧倉。” “孫葵心,目標:鳳臺縣武庫。” “我自帶手下,目標:縣內其餘官紳富戶。” 腦中想著破城前張宗禹給各部定下的目標,王貫三加快腳步,率領手下直向鄭家而來。喜歡篡清,從鳳臺縣城開始()篡清,從鳳臺縣城開始。

《篡清》 第17章 鳳臺縣之戰3(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