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領導群體。其時,南有明朝,西有蒙古,東有朝鮮,北有海西。努爾哈赤沒有四面樹敵,更沒有四面出擊,而是佯順明朝,結好朝鮮,籠絡蒙古,用兵海西;對海西女真各部又採取遠交近攻,聯大滅小,先弱後強,各個吞併的策略;進而形勢坐大,黃衣稱朕,揮師西進,遷鼎瀋陽。他透過建立八旗和創制滿文,以物質與精神這兩條紐帶,去組織、協調、聚結、激發女真的社會活力,實現歷史賦予女真各部統一與社會改革的任務,併為大清帝國建立和清軍入關統一中原奠下基石。至於大清王朝奠基禮的完成,還有待於他的兒子皇太極。
天命汗努爾哈赤(6)
努爾哈赤個人小檔案
姓名: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出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屬相:羊卒年:天命十一年(1626年)
享年:68歲諡號:初諡武皇帝,改諡高皇帝
廟號:太祖陵寢:福陵(瀋陽東陵)
父親:塔克世母親:喜塔拉氏,後尊為宣皇后
初婚:19歲結婚,配偶佟佳氏,配偶:16人,皇后(大福晉)葉赫那拉
為元妃氏
子女:16子,8女繼位人:皇太極(太宗)
最得意:薩爾滸之戰奪得勝利最失意:兵敗寧遠
最不幸:父、祖被殺害最痛心:殺死長子褚英
最擅長:謀略
相關閱讀書目推薦
(1)閻崇年:《努爾哈赤傳》,北京出版社,1983年
(2)閻崇年:《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3)閻崇年:《清朝通史·太祖朝》,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崇德帝皇太極(1)
愛新覺羅·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稱為四貝勒。皇太極12歲喪母,20歲帶兵打仗,35歲登極,在位17年,52歲去世,是清朝繼努爾哈赤之後又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皇太極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當時,中國上空有四顆耀眼的明星:一顆是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年),一顆是明崇禎帝朱由檢(1611~1644年),一顆是農民軍領袖李自成(1606~1645年),再一顆是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1592~1634年)。這四個人,各代表自己民族或集團的利益,參與了那場空前慘烈而又可歌可泣的政治角逐。最後結局是:林丹汗敗死青海打草灘,時年43歲;崇禎帝逼迫皇后自殺、砍傷親生女兒、走上煤山自縊,時年34歲;李自成在紫禁城做了一天皇帝,敗死在九宮山,時年40歲。林丹汗、崇禎帝、李自成的基業,最後都歸了皇太極和他的子孫們。
皇太極成為最大的贏家絕非偶然,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他都顯然比對手要技高一籌。
文治:革弊圖新
皇太極在文治的棋盤上,調整關係,革弊圖新,有四步高棋:
革除弊政,調劑滿漢。努爾哈赤晚年,特別是進入遼河平原以後,實行了一些錯誤政策——大量遷民,按丁編莊,清查糧食,強佔田地,滿漢合居,殺戮諸生,遭到遼東漢民的反抗,民族矛盾十分尖銳。漢人有的向飲水、食鹽中投毒,有的把豬毒死出售,有的攔路擊殺單獨出行的滿人,有組織的武裝暴動也此起彼伏。努爾哈赤卻沒有停止對漢人的奴役和屠殺,繼續執行高壓政策。結果矛盾進一步激化,人口逃亡,丁壯銳減,田園荒蕪,“民將餓死”,寇盜橫行。
皇太極繼位之後,對其父汗的失誤之策,適時做出調整:
對漢民:他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強調滿洲、蒙古、漢人之間的關係“譬諸五味,調劑貴得其宜”。他決定:漢人壯丁,分屯別居;漢族降人,編為民戶;善待逃人,放寬懲治——“民皆大悅,逃者皆止”。
對漢官:漢官原從屬滿洲大臣,自己的馬不能騎,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員病故,妻子要給貝勒家為奴。皇太極優禮漢官,以此作為籠絡漢族上層人物的一項重要政策。對歸降的漢官給予田地,分配馬匹,進行賞賜,委任官職。皇太極重用漢官,范文程是一個例子。“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參與軍政大計。每逢議事,總問:“範章京知道嗎?”遇有奏事不當之處,總是說:“為什麼不和範章京商量呢?”大家說:“範章京也這麼說。”太宗就認可。有一次范文程在皇宮裡進食,看著滿桌佳餚美味,想起老父親,停箸不食。太宗明白他的心思,
《清12帝疑案》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