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章 粉彩過枝月季梅花圖大盤 (第1/2頁)

小儇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章粉彩過枝月季梅花圖大盤

風清棉並沒有著急的往那個攤位走去,她一邊和空間中的煌閒聊著一邊回應著柳菲菲的問題。

等到三人慢悠悠的向那個攤位走去的時候,已經有一個老人家蹲在攤位前細細的瞧著風清棉看重的那隻紋盤。

風清棉靜靜的佇立在一旁,看著那位老人拿著紋盤端詳。這副悠閒的模樣還真看不出她對紋盤必得的心思。

其實在老人家過去拿起來看的時候,她就已經注意到了,只不過她有那個自信,老人家一定看不準。

而且行裡也有規矩:看官已經拿在手裡的東西不要看,也不要問。

攤主姓李,叫李伯青,之前風清棉來他這裡光顧過幾次,也撿漏過一次。

李攤主也認識風清棉,見她到來,熱情的朝她打招呼:“小風,來了啊,快過來看看,前兩天剛到的貨,或許有入你眼的。”

風清棉朝李伯青比劃的區域看了幾眼,老人家所屬的區域就在那個範圍之內。

柳菲菲和季墨非不懂古玩,都只看了一眼,便沒了興致,站在風清棉的後頭看著。

風清棉蹲下身子,將一直紋盤拿在手中把玩,耳邊卻聽著老人家對那隻福壽雙全紋盤的分析。

“這種粉彩應當屬於雍正時期的,可是它的胎體就有些觀察不出來了,而且這種過枝花的手法有些特別。”老人低聲自語,他說的話很小聲,以攤主的位置是聽不清楚的,不過對風清棉來說卻是小菜一碟。

老人掙扎了許久,最終還是放下了手中的紋盤,唸叨著一會兒叫老朋友過來看看。李伯青倒不像之前的陳攤主,挽留一二。老人最後的一句話給他聽見,反正還要再回來看看的,也無所謂了。

老人走後,風清棉也就放下了手中的紋盤,將剛剛老人放下的紋盤拿在了手中細看。

這隻紋盤算的上是大盤了,直徑目測有50mm多,器內外壁或者器身與器蓋的紋飾相連,渾然一體,似花枝越過牆頭,這種“過枝花”是一種瓷器特殊構圖方式,也是早期的時候出品,所以之前老人沒有看出來。

雍正瓷器的胎土淘煉精細,胎體堅硬、細膩潔白,但是沒有康熙時的胎緊密。器物底部處理十分講究,特別是官窯器的圈足部位,撫之有細膩柔潤感,呈滾圓的“泥鰍背”,而民國年間仿的雍正器則胎薄。

彩繪紅梅、白梅、月季三枝由外壁攀延過盤邊伸展鋪陳於盤心,梅者屈曲斜嫋,橫欹生姿,枝頭吐萼含苞,各具意態,月季風姿綽約,與梅花高低呼應,多情蜜蜂,欲落還飛,於一動一靜中饒添野趣<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靈芝二朵寄生梅乾上,厚實茁健,質感如真,傳出片片瑞意。外壁一側紅白二梅俯仰生姿,相映交輝,月季妍放飄香,風情無限。

後有陳瀏《陶雅》:“粉彩以雍正朝為最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鮮豔奪目,工緻殊常”的讚譽。

李伯青一見風清棉也拿起了那隻紋盤細看,咧著嘴笑道:“小風眼光不錯啊,這可是雍正時期的紋盤了,你瞧瞧這釉色。哈哈哈,說不定這個還是真品哦,你看剛剛那老人家不就憂鬱了許久嗎?怎麼樣,要不要買來收藏下?”

李攤主一笑,旁邊的攤主也跟大笑,這個要是真的,李伯青還用的著哄騙一個小學生嘛,顯然他們可不認為這粉彩是真品。

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

事實上,粉彩一直是拍賣場上的寵兒,特別是雍正、乾隆的粉彩尤為受寵。

因為受到市場熱捧,粉彩也和青花一樣,“鋪天蓋地都是假貨”。市場上當然也有真貨,但是數量不多。

因為真品稀少,市場上仿品有多,所以一般的藏家看到粉彩的時候直覺認為是假貨,這才使得珍珠蒙塵,沒人敢認。

風清棉拿在手中壓制住內心的激動,她拿在手中的可是真正的粉彩瓷器啊,她要是沒看錯的話,這可是清雍正年間的粉彩過枝月季梅花大盤。

若她的記憶沒有錯的話,前世的時候,有清乾隆粉彩鏤空團螭龍紋時時報喜轉心瓶,以估價高達2億元,成為當時估價最貴的粉彩瓷。

風清棉現在還沒有去拍賣會,也沒有擦看過粉彩這類的大盤現在的身價,但是這真的粉彩過枝月季梅花大盤的身價也不會太低了。

風清

《豪門重生之千金來襲小說》 第20章 粉彩過枝月季梅花圖大盤(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