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罪證! (第1/2頁)
胖不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0章罪證!
話畢,李恪馬上安排韓德林帶自己到軍營的鐵匠鋪。
唐朝依舊是處於官營手工業時期。
鐵匠鋪一般為了生意,往往跟軍方合作,設在軍隊駐紮地,慢慢形成專屬的軍工廠。
工匠師傅們在‘軍工廠’長期駐紮,工藝由此世代沿襲、傳承下去。
但是,如果鐵匠沒子嗣,再精妙的工藝也很容易出現斷層。
故而在我國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手工業一直屬於小眾中的小眾,從來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市場和前景。
不過,早在東漢末期,鍊鋼的新工藝即“灌鋼法”便出現。
但是因為戰亂和社會制度的侷限性,一直沒能得到大範圍的普及。
李恪跟薛仁貴等人趕倒鐵匠鋪後就立即忙活起來。
他先將生鐵嵌在盤繞的熟鐵條之間,又用泥巴把鍊鋼爐密封起來,進行燒煉。
兩炷香的時間,一大塊堅硬的鋼鐵便製作而成。
李恪按照馬蹄的形狀,將鋼鐵打造成橢圓環體,再鑲嵌兩顆長釘於兩個環頂處,‘馬蹄鐵’便正式在大唐面世了!
就算李恪不將‘馬蹄鐵’拿出來,歷史上到了唐朝統治的中後期,隨著大唐的疆域版圖擴大,與各國聯絡更密切(尤其是橫掃歐洲的突厥)時,早在歐洲五世紀就出現的工藝,也會隨著文化、戰爭的碰撞,傳入大唐。
所以,馬蹄鐵也不算是什麼新鮮玩意了。
“這東西…真的有用嗎?”薛仁貴率先質疑道。
“額…末將參軍六年,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新鮮玩意啊。”韓德林苦笑道。
“這玩意還有長釘呢!紮在馬蹄不會痛嗎?”
“是啊!就算馬忍受得了劇痛,馬蹄也會腐爛吧…不等道路磨損,長釘都能馬蹄給弄爛了吧。”
“…”
沒文化,真可怕!
面對這些沒學過生物,也沒不觀察生活的‘野蠻人’,李恪只能耐心地解釋道:“馬蹄是角質啊!”
“角質?什麼是角質?”眾將士一臉懵比。
“就跟人的手掌磨出硬疙瘩或起繭是一個意思。”李恪補充道:“就像把長釘刺入你們多出來的指甲是一個道理,馬是感覺不到痛,更不會磨損馬蹄!”
“好…好吧。”被一個連16歲還沒滿的皇子說教了,韓德林此刻只能苦笑地低下頭。
在場計程車兵趕緊拉來了一匹成年駿馬,李恪親自為其套上馬蹄鐵,一試…
馬匹果然感覺不到疼痛。
李恪又安排眾將士拿來石頭、刀片、劣質的鎧甲等,撲在地上,並讓薛仁貴騎在馬上,讓馬蹄踩著這些東西上,來回地走動。
一炷香過後,實驗的結果顯示:馬蹄子不只是絲毫無損,而且那些劣質的鎧甲和刀片,均被馬蹄子踩得粉碎!
見狀,在場的將士們無不歡呼。
“哇,真的成功啦!”
“殿下…您果然賢能啊!”
“殿下千歲!”
“殿下英明!”
“殿下!”
韓德林頓時感到一股暖流湧入心房,他激動道:“殿下為大唐解決了馬蹄磨損的千古難題,國力必然會更上一層啊!”
“末將恭賀殿下!”眾將領異口同聲道。
“殿下!”薛仁貴翻身下馬,“如果這種東西,能夠在全國推廣,那又是一大筆銅錢,何愁沒有軍費啊!”
的確,馬蹄鐵雖然在歐洲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但在大唐卻只是剛剛出現。
符合時代所需的新產品,配上最好的平臺推廣,總是最賺錢的。
至於後面跟風、高仿的,就算製作再精良,銷售渠道再狂野,只是能吃殘羹剩飯。
“不,現在還不是時候。”
李恪雖然沒有系統地學過經濟學或市場學,卻也看過網路經濟知識的普及,“物以稀為貴。要是不合時宜傳出去、量產了,東西就不值錢了。”
“殿下,您的意思是……”韓德林不解道。
李恪微笑道:“先滿足廣州以及嶺南的局對物資所需。”
既然這個時代不能透過資訊網路宣傳,但是人們口頭相傳的直接營銷宣傳的方式,卻是最有效果。
“大唐雖幅員遼闊,兵強馬壯。但是周圍鄰國眾多,西有強大的突厥,東有吐蕃,南方又有南蠻,他們一直窺覷大唐的繁華昌盛,遲早會進攻。只要等到戰事起來了,世人就都知
《大唐之最強皇長孫》 第20章 罪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