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機會 (第1/2頁)
潛水老鯊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章機會
長隨也叫長年,一般指在地主、士紳家長年幹活的人,說的直白一點也就是封建時代家奴的一個替代補充,這樣講要委婉一些,也要文明一些。
但是實際上這種類似於終身的僱傭關係對於當時這個時代來說絕對是一份好差事,至少不用餓肚子,終歸在大宅門的庇護下能夠活下去。
特別是如果能當楊大少的長隨則更是前途遠大一片光明。
在中國這個國度自古以來便有長幼有序的說法,而且楊家到了楊大少這一代雖說楊老太爺膝下有二子一女,但是作為長子楊大少絕對是日後楊家的家主人選。
更何況如今楊大少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日後必然要走從軍路線,作為他的長隨只要醒眼會做事日後就算成為楊家管家一類的人物,就算將來執掌楊家一方產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道理是個人都懂,但是要求自然也高,否則的話就楊家家中長年的家生子恐怕也不少,就是不符合條件所以楊老太爺才把主意打到了袍哥頭上。
畢竟鄉里鄉親的,知跟腳曉底細用起來也放心。
楊管家找的人其實並不止刀疤勇一個人,事實上他已經找了四五個青龍會的頭面人物,原本刀疤勇是進不了他法眼的,只不過順道也就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來過問一下。
一聽到刀疤勇說起了自家的大少爺楊管家老臉上就是滿滿的自得,哈哈一笑才眯縫著眼睛自豪道:“昨兒回鄉的,剛剛從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說到這兒,他立馬就變得嚴肅起來朝著重慶方向深深的作了個長揖才繼續道:“託蔣公的福,學文少爺不僅順利畢業還被授予了中尉尉官不日便要到重慶赴任,軍職官拜正連級!”
當時的軍官軍銜體系民國沿用的是美式軍銜制度,在中國境內最著名的軍事學院便是1924年孫中山先生創辦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蔣仲正(怕被和諧用了諧音)出任校長“。
又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所以又簡稱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透過建立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也正是因為蔣仲正身為校長的緣故是以黃埔系出身的軍官都被冠以其門生之名,特別注意的是自1926-1949年期間國軍中出任師長級以上級別的高階將領幾乎達到了67,可以說其中蔣仲正成就了黃埔,而黃埔軍校同時也成就了蔣仲正。
是以,在黃埔系的軍人當中,他們對蔣仲正的稱呼一不稱呼政職,二不稱呼其軍職,而是稱呼為校長,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蔣仲正事實上在黃埔系中還是很深入人心的。(不吹不黑,在抗日戰爭中國軍序列軍隊著實為中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黃埔系更是在國軍系列中起到了極其重大的作用。)
除了黃埔軍校之外還有一些地方建立的講武堂,同樣也是培養軍事指揮官,諸如袁世凱當年在天津韓家墅創立的北洋陸軍講武堂,南京、江西、雲南、東三省、湖南、廣東等陸軍講武堂。
這些講武堂學員學成畢業之後同樣也會被授予軍職,只不過一般而言級別都均為少尉,軍職也是從排級幹部做起。
值得一提的是,雲南陸軍講武堂於1935年被改編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由龍雲兼主任。
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辦。雲南陸軍講武堂、講武學校共辦22期,包括校內舉辦的各種培訓隊、班,共培養各類軍官、軍士約9000人,與創辦於1906年的北洋陸軍講武堂(天津)和創辦於1908年的東北講武堂(奉天)並稱三大講武堂。
楊學文的畢業安排顯然打破了慣例,不僅被授予了中尉軍銜,軍職更是直接提到了正連級幹部,可以說無論是在戰鬥部隊還是在後勤系統絕對是已經相當逆天的存在了。
當然,事實上不僅是楊學文的授銜,但凡是1937年畢業的軍校生這一年的授銜都略微打破了常規,楊學文的軍事素養拔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正是同年在盧溝橋發生的77事變標誌著日軍正式侵略中國。
因此正值用兵之時,一個國家對軍事指揮官的需求也就越大,諸如楊學文這樣的軍校畢業生被破格提拔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刀疤勇自然不懂什麼上尉、中尉之類的軍銜,不過他到時聽清楚了正連這個軍職名詞,不由得眼睛睜的老大不敢置信的問道:“正連長?”
如今的四川雖然還算的上一片淨土,但是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其實自從清朝中葉開始就
《民國煙畫作品圖片大全》 第3章 機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