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⒄埂�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我國社會擺脫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桎梏,政府當局提倡建立新式學堂並鼓勵私人辦學,私立高校由此得到較大發展。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我國私立高校有64所,學生40581人,分別佔公、私立高校和學生總數的34。6%和31。5%。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有高校227所,其中私立高校69所,佔總數的39%。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大力發展公辦學校,於1951年將全部教會大學收為國有,1952年將其他私立高校全部改為公立。

熊丙奇國家包辦教育,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政府無法把教育全包下來。雖然幾乎所有教育資源都在國家手裡,但是國家沒有足夠的能力使這個機制良性運轉。到了20世紀80年代前後,大家開始認識到,政府包辦教育的道路是走不通的。還有一個重要問題是,高等學校不僅僅是由國家投資,更重要的是要聽國家的行政指令,沒有獨立的個性,按國家的思路來辦教育。過去二十年時間,我國開始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教育,可是直到現在,還基本上是國家辦教育,民辦高校的學生規模只佔在校生總人數的10%多一點。而且,民辦教育的生存空間十分狹窄,還受到不同程度的正式或非正式歧視。

陳丹青這裡又引出另外一個問題:五四前後引進西方文明,其中一個就是教育國有化,大學開始叫做“國立”。但這是西方在18世紀產生“現代國家”以來的辦學狀況。中國遲至20世紀才建立西方意義上的現代國家,而從孔夫子以來,從漢代最早草創科考制度以來,中國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文化體制。我們總是批判封建科考制度如何腐朽,認為《儒林外史》是科考制度腐朽不堪的百科全書。可是清末民初哪裡來那麼多人才?如果中國教育在清末爛成那個樣子,人才哪裡來?康有為、梁啟超、陳獨秀、陳寅恪、傅斯年、胡適等等大人物哪裡來?蔡元培什麼出身?他是前清的舉人。中國教育國有化接近百年了,後來再沒出過以上級別的大人物,尤其是近五十年。這種現象怎麼解釋?

熊丙奇中國教育的發展,過去一百年來,大多處於模仿他國階段,先西方列強,再蘇聯,後又西方。在借鑑別人經驗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是全盤否定自己,反封、反帝、反修,一路否定過來,沒有傳承自己的優秀傳統,優秀文化。(《從模仿趕超到獨立創新……中國科研教育體制的差距》,陳平,“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2年4月。)

陳丹青教育國有化是現代文明的標誌之一,它的確有效促進了國家快速現代化。現代國家的首要標誌就是最大程度、最有效地整合並調動各種資源,使國家富強。所有後進國家都會全力促成軍隊、產業和教育的國家化。但是這一過程在何種程度上與舊的形態發生衝突,每個國家不一樣。我們不能質疑教育國有化,而是應該認真檢查,在教育國有化的近百年過程中,哪個階段、哪種做法比較奏效或不奏效?它發生了哪些問題?導致哪些結果?最後,這些問題與結果在何種程度上促進了教育或損害了教育?

熊丙奇我們經常說,我們有我們的國情,教育出現的這些問題,是我們的國情所致。

作者補記我們高等教育行政化辦學特別突出,我和一位大學黨委書記探討了這個問題,他說,中國有中國的國情,行政手段可能是當前最為有效的資源配置模式。如果不利用這種方式,發揚什麼民主,講什麼自由,其結果肯定是大家互相扯皮,什麼事情也幹不了。他還舉例說,有一次關於學校發展規劃的討論會,請來各院系的教授,但討論會最終成了表達各自利益的場所,大家都只想如何在規劃中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

第8節:沒有文化的教育機制

陳丹青是的。可是國情也在變化,五四時期的國情、1949年之後的國情、1979年以來的國情,都在持續變化。所謂“國情”,就是外來事物進入中國,會變形,會被叫做“國情”的這麼一種潛在的、強大的力量重新塑造,不再是它原來的樣子了。我常會警告自己:要認清國情。你看,目前大學的種種措施,其實都是從歐美引進的,可是一到中國,就會變形。

還有更重大的問題,但同時是絕對沮喪的問題……教育的根基,教育的第一步,不在學校,而是在家庭。百年革命的過程是消滅階級的過程,最後,家庭單位也被支解。蘇聯的階級也被消滅了,但家庭單位還在。你在學校無法接受、不準接受的教育,在家庭裡還有可能接受。但中國的情況不同。這是太大的話題。

《體彩排列三》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