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部分 (第1/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貴族多半出自胡夷,既不喜佛,也不知文,即便邀他敘話,也不過是看在符堅的情面上,是以他早被煩得透頂,如今不意遇到李穆然這般博學之人,一時間,竟然大起知己之感。

那一天,二人從十二因緣談到空色生滅,又從無相無法談到了天道無常,自佛及道、自道及儒、自儒及法、自法及墨……當真是古今絕學,無所不有。二人午時入了禪房,直到第三天的午時,還在為秦皇焚書扼腕不已,負責倒茶備水的小和尚竟被二人的長篇大論活活累得生了一場大病。

這一場談論下來,二人只覺相見恨晚,卻不知李穆然竟因而無意中得罪了另名權貴。

那人正是日後縊死符堅的羌族首領——姚萇。

符堅為人惜才如命,並因此在自己身邊埋下了許多禍根,這其中,有著日後後燕的開國君主慕容垂,亦有後秦的開國君主姚萇。

符堅永興元年時,姚萇與前秦大戰於三原,兵敗投降,後為苻堅部將,累建戰功。王猛臨死前,曾苦勸符堅不可攻東晉,而要儘快剷除慕容垂、姚萇這些懷有貳心的鮮卑、西羌等歸降貴族,無奈符堅自視甚高又惜才,終究是沒有聽進這苦口婆心的一席良言。不過這些話傳到姚萇耳中後,卻嚇得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同時對王猛有著刻骨之恨。

然而王猛已死,這恨意無從發洩,遂牽連而出,竟是盡在漢人身上。如今他去找釋道安閒話,被告知法師與一名漢人參將已談了三天三夜,縱連皇上的請也駁了回時,他心底的那股憤恨自然再度蒸騰而起。

官員去找釋道安,一向只有一個原因,對於這一點,大家心照不宣。而這漢人小小的參將竟能與釋道安如此深談,可見甚得法師歡心,如若被薦與了符堅,豈不成了第二個王猛?

想到王猛,他倒吸一口寒氣,當下先行一步,入了皇宮——有釋道安作保,他篤定動不得這參將,但讓他遠離京城,這一點他還做得到。

符堅本也在奇怪釋道安究竟是為了何人,竟能讓自己吃閉門羹,聽罷姚萇所言,龍顏大悅:“原來竟是難得的人才。現就派人堵在五重寺門口去,看那參將何時出來,就請到朕這邊。朕來考考他,若真應了卿言,就封他個大大的官做。誒,朕可是要好好地懲罰符丕,怎地人才就在手下,卻不知曉呢?”殊不知,李穆然自入了參將席位,就牢記冬水所言,一直韜光養晦,不肯出風頭,孰料他算來算去,到底還是因為與釋道安談得性起,竟忘了這些時日的隱忍不發。

姚萇笑勸道:“這恐怕還使不得。”

符堅一愣,道:“有何使不得?愛卿只管講來。”

姚萇道:“皇上不是想著要南下滅晉麼?臣想,這參將或許正是上天派來助咱們的。”

符堅點了點頭,道:“如何助?”

姚萇道:“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皇上,咱們派去東晉都城建康的間者,大多已被東晉抓獲,這半年來也沒給咱們帶來半點有用的訊息。這參將既是漢人,又有本領,不如讓他去,等他建功立業而返,才好加官進爵,也不會遺人話柄。”

符堅恍然,大笑道:“確該如此。就傳朕密旨吧。”

“我過完小年,就要前往建康。”李穆然嘆了口氣,道,“姚萇派給我的手下似乎另有密謀,我前日絞盡腦汁才甩脫他們,但是等到南下,勢必要和他們一起行動。只怕此行,比起半年前的襄陽一戰,還要兇險百倍。”

冬水闔目靜思,良久,才道:“你那幾名手下武功如何?”

李穆然想了想道:“若論單打獨鬥,都不是我對手;兩人齊上,勉強也應付過來;三人齊上,我大抵能夠保命逃掉;但若四人俱上……”他笑了笑,道,“我就再見不到你了。”

冬水點點頭,笑道:“他們四個打不過你我二人。只是……”她臉色又轉凝重,“王猛臨死前苦勸符堅莫要攻打東晉,你可曉得?”

李穆然道:“自然。王猛他說‘晉朝雖然僻處江南,卻是華夏正統,目前上下安和。’然而他一家之言,又怎做得準?更何況關於正統異族之說,是咱們谷中最不屑一顧的。試想這說法若對,這北方的半壁江山又怎會拱手送予胡人?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冬水沉吟道:“話是如此沒錯,但王猛百般勸說,臨死也是不忘,這其中一定有他道理所在。”

李穆然凜然道:“正因如此,咱們才該去建康看看才是。終究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好啦,隨你去就是。”冬水聽他左右都是勸自己一併去建康,畢竟亦想開開眼界,遂應

《冬水田裡種麥子歇後語下一句》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