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倘若我們把教授給MBA的管理理念延伸到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層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現有的某些社會心態是過於情緒化、毫無建
設性的,中國應該儘可能與主要貿易伙伴保持良好關係,同時增加更多的“客戶”國家。當然,這並不是說要忘掉和放棄自己的利益,中
國可以和西方討價還價,但是主旋律是合作與談判,因為這是中國經濟利益所在。
顯然,與美日歐盟保持良好關係能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好處。
中國目前正逐步成為“世界工廠”。作為“世界工廠”,中國首先必須考慮產品的銷路問題。如果沒有大的出口市場,那生產那
些東西幹什麼?如果各國的政體與價值觀又太不一樣的話,那麼跨國市場會很小,跨國貿易的成本會高得使其無法發展。而如果世界是一
個多極世界呢?那照樣會使中國的出口市場越來越小,因為不同秩序裡或處於不同極的國家之間是難以做貿易的。因此單極世界秩序會最
有利於中國海外貿易的發展,所有的國家都可以在單一的國際政治法律秩序下進行貿易往來,這會非常有利於中國產品在海外的市場拓展
,也就直接有利於中國國內8
000萬製造業從業者的工作穩定,並間接有利於中國2。2億非農就業人口,也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
我認為,對外政策的導向首先要考慮到中國未來最重大的問題就是解決就業。中國官方公佈的失業率目前是4。7%,實際可能
比這個高得多,而且這還不包括農民。即使按4。7%的失業率計算,這也是四五千萬人沒有工作,幾乎是美國全部就業人口的一半,比
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這4個歐洲國家中任何一個的全部就業人口都多,超過西班牙的全部人口。假如未來中國有上億人因為不明智
的對外政策而沒有工作,那麼政府承諾的更高階小康生活目標就很可能難以實現,社會治安、政治穩定等方面都會因為社會就業問題而受
到威脅。既然中國將解決就業和實現更高階小康生活作為政府未來施政的目標,那麼中國的國際定位以及外交選擇方向也應該為此目標服
務。實現更多的就業以及提高公眾收入水平應該是評判政府相關政策(包括外交政策)是否有效的標準。
再有,作為世界工廠,需要足夠的原材料和充足的能源供給來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第一大鐵礦石進口國,2003年中國進口鐵礦石佔全世界鐵礦石交易量的40%。因此中國為了更進一步鞏固自己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就必須直面資源供應、能源供給所帶來的挑戰。讓石油公司、資源公司走出去到海外拓展,還有就是建設“中哈”石油管線、“安大”
管線以及討論之中的泰國南部管線,這些對中國的能源安全當然重要,但所有這些“安全”措施是否真的“安全”,又取決於世界秩序是
否“可靠”。這聽起來像悖論,之所以要這些“安全”措施是因為現今世界秩序不可靠。但是,如果世界真又像過去那麼多極,那麼這些
“安全”措施也就無法“安全”了。
所以,政府未來的對外政策選擇首先要立足於穩定就業,然後儘可能透過拓展海外銷售市場擴大就業,再有就是保證中國的資源
供應,保證資源供應的最安全方式是以建設性(而不是對抗性)的狀態參與維護和改善現今世界秩序。
很多人有這麼一種認識:製造業只佔中國經濟的一小部分,而且其就業也就8
000萬左右,約為總就業的10%。因此,有無龐大的出口市場對中國並不十分重要。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
我們知道,整個經濟是一個相互聯絡的系統,出口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遠比表面看上去高得多。我們想象,如果美國經濟出現
蕭條或因為某種衝突使中國產品向美國這個市場的出口中斷,首先直接受影響的是從事製造業的人群,但幾乎中國社會各行各業的人群都
會間接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使他們要麼失業、要麼收入減少。比如,我們可能覺得律師行業不是製造業,因此不會受影響,但實際上它
們的法律服務業務會很快減少。看到這種收入減少的前景,律師們可能會減少方方面面的消費,比如,本來一週在高階餐館吃10次,現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書籍》 第1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