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薄U飧雒�什輝嘍�摺�

我認為這種位置轉換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地下管線的頻寬是無限的,而以大的頻寬則是有限的。以太是唯一的,但光纖的數目卻無窮無盡。儘管我們可能會越來越聰明地使用以太,我們終究還是得扭所有元線通訊的頻譜節省下來,用在像飛機。輪船、汽車、手提箱或手錶等移動的物體上。它們的活動範圍無法限制。光纖:自然之道

6年前,當柏林牆倒塌時,德國聯邦郵電部哀嘆時間早了5到7年,因為當時光纖的價格還太貴,在東德全面鋪設光纖電話系統為時尚早。

今天,即使加上兩端的電子成本,光纖都比銅線便宜。如果你遇到的情形不是這樣,只要再耐心地等上幾個月,一切就會改觀,因為光纖連線裝置、開關和變換器的價格都在直線下降。除非通訊線路只有幾英尺或幾碼長,或是安裝人員的技術不夠熟練,否則今天實在沒有理由在電信中再使用銅線了(假如把銅線的維修費用考慮在內,那就更不划算了)。

銅線唯一真正的優點是能夠傳送電力。對電話公司來說,這是個敏感話題。電話公司一向引以為榮的是,當颶風襲來的時候,也許會造成停電,但電話系統卻仍可以運轉如常。如果你的電話線採用的是光纖而不是銅線,就必須從當地電力公司取得電力,這樣如果出現停電的話,電話也一定會受到牽連。即使有備用電池,由於要花特別的功夫來維護,也不算是什麼明智之舉。基於這個原因,將會出現包銅的光纖或包光纖的銅線。但是,從位元的角度看,把整個地球連成一體的,終究還會是光纖。

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從銅線到光纖的轉變。美國的電話公司每年大約會有5%的裝置被更新,出於維修和其他的原因,他們把銅線換成光纖。儘管這種升級工作在各地的發展並不平衡,但是,饒有趣味的是,如果照這個速度進行下去,再過20年左右,整個國家都會遍佈光纖。關鍵是,無論我們是否需要這樣的頻寬,是否懂得怎樣運用它,我們很快就會發展出全國性的寬頻資訊結構。至少,光纖系統會為我們提供品質更高、也更可靠的通訊服務。

我們花了十幾年時間,才把哈羅德。格林法官(JudgeHaroldGreene)在1983年犯下的錯誤改正過來。當時,他禁止地區性的貝爾公司(RegionaIBeIIOperaiingpanies)進入資訊和娛樂業。一直到1994年10月20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FederaImunicationsmission)才邁出重要的一步,批准了所謂的“影片撥號”(videodialtone)。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貝爾公司遊說的人,提出了一種似是而非但卻十分有效的理由,以證明進入資訊和娛樂業的正當性。他們獲得了成功。

電話公司稱舊有的電話服務已經跟不上形勢的需要,除非批准它們成為更廣義的資訊提供者,否則它們沒有積極性去承擔建設新的基礎設施(也就是光纖)的鉅額費用。

且慢。電話公司一向都扮演資訊提供者的角色;事實上,大多數貝爾公司主要的財源都是電話黃頁(Yel1owPages)。但是讓人莫名其妙的是,假如電話公司以原子方式,把這類資訊送到“影片撥號”意指獲取影像就如電話撥號一樣容易,即允許傳送和接收影像成為電話公司傳輸服務的一部分。電話號碼簿的一部分,專載公司、廠商等電話使用者的名稱及號碼,按行業劃分排列,並附有分類廣告。你的家門口,就沒有問題;但假如它們把資訊化為位元,以電子方式傳送給你,就犯法了。顯然這是格林法官的看法。

因此,遊說人士辯稱,電話公司只有進入電子資訊傳輸業,其掏錢鋪設地區性光纜線路的行為才可能具有合理性。他們的論點是,假如沒有新的收入來源,就沒有足夠的動力來進行大規模投資。這個論點獲得了認可,電話公司正大舉進入資訊和娛樂業,並且鋪設光纜的速度也比過去稍微快了一些。

我覺得這個結果是相當不錯的。它會使消費者得益,但上面的這番說理卻站不住腳。電話公司以貌似有理的論調推翻了貌似有理的法律,但現在卻可能迷信上了自己的論調。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大的頻寬來提供資訊和娛樂服務。事實上,120一600萬位元/秒的頻寬更適合目前大多數媒體的需求。我們甚至還沒有開始瞭解或發揮這一頻寬的創造性潛能。律師和電話公司的高階管理人員花了10年時間對格林法官施加壓力,然而與此同時,他們卻忘記了先去看一看現有的龐

《數字化生活英文版》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