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頁 (第1/1頁)

寐語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蠟燭越疊越多,廣場數層的臺階已經放不下,於是欄杆下、紀念碑下、教堂庭院……隨處角落總有小花環與白蠟燭。循著一條鮮花與燭光蜿蜒鋪展的路,走進教堂,穿過庭院,深夜已關閉的悼念廳大門前,一對年輕的情侶默默將地上不時被風吹熄的蠟燭點燃。女孩蹲在地上有些太久,站起身來,走到玻璃門前,往裡看著。門後一幅哈維爾的畫像,畫中人與她對視。男孩走到她身後,攬住她肩膀,兩人並肩站了很久,直至離開也沒有說話。我走出教堂時,廣場已空無一人,守夜的警察目視我離開。回到酒店,壁爐燒得正暖,每晚贈送的水果和香檳已擺在桌上。今夜的桌上,還多了一小疊紙張,一支白蠟燭。我脫下大衣,走到桌前,英文小斜體列印的紙上,是哈維爾的生平追述和他的一篇文章。還附有酒店員工的一張卡片。上面寫著:weshowourrespectandadirationtovacvhavel。(我們向哈維爾表達我們的尊重和欽佩。)加油,boss!在四月,春深夏淺的時節,我拖著兩隻大行李箱,從另一個城市,搬到了維羅納。這個改變我人生的古老小城,也是我終於停下漂泊腳步,願意定居下來的地方。此心安處是吾鄉。安家,是一個溫暖的詞。此前三十年的人生裡,我輾轉居住過很多城市,不同國家,從未有一個地方,像這裡,空蕩蕩從頭開始‐‐在異鄉美麗、陌生而堅硬的土地上,挖開一點點,讓自己紮根下去,重新生長。租下的公寓在adi河畔,陽光充沛,有大陽臺,窗外有鬱綠的梧桐,夜裡有鴿子咕咕借宿在窗簷下。只是沒有傢俱,四壁雪白,空空如也。這樣也好,我不習慣旁人用過的東西,並且那時剛剛結束了往返於中國和歐洲半年的奔波,十分疲憊,只想尋個地方,踏踏實實落腳。第一次來看這間公寓時,門一開啟,眼睛被陽臺外搖曳的綠蔭和明燦燦的陽光驚呆,一屋的陽光,把元氣立即注滿。當時就決定,是這裡了,不用再看別處。上個住戶搬離已久,灰塵佈滿每個角落。看傢俱、訂傢俱,大大小小的家居用品一點點往家裡搬,當真是螞蟻搬家的浩浩蕩蕩。各種瑣事,一天下來,總是筋疲力盡,這才知道家務活比什麼戰鬥都難搞,我投降,果斷開始翻報紙上登的小廣告,打電話找人來家裡做清潔。第一次,來了一對印度人夫婦,開價八十歐,當我是傻帽兒土豪。第二次,來了一個包著黑紗頭巾的胖乎乎的摩洛哥女人,怯生生地說:&ldo;一個鐘頭八塊錢行嗎?兩個鐘頭我能做完所有事,所有。&rdo;tutto,tutto,她加重語氣,伸出雙手,重複兩遍這個詞,&ldo;所有&rdo;的意思。又問,可不可以讓她的妹妹也來幫忙,不多加錢,只幫忙。我讓她來做一次試試看。約好下午五點鐘,這個名字叫娜佳的女人,和另一個窈窕漂亮的摩洛哥姑娘一起來了,兩個人看著並不像姐妹。我聽不懂她們嘰裡咕嚕的阿拉伯語,但很快看出來,漂亮姑娘做事利落熟練,娜佳有點笨手笨腳,幾乎是在跟著漂亮姑娘有樣學樣。她拖過地的廚房,地板還是髒兮兮,漂亮姑娘還得再來拖一遍。娜佳的義大利語說得也磕磕巴巴,英語完全不會。古怪的是,每隔十來分鐘,娜佳就往樓下跑一趟,扔垃圾也不用這麼勤快,攢起來最後一塊兒扔就行了。我在旁邊瞧著,心裡開始掠過義大利報紙、電視新聞上喋喋不休的那些摩洛哥人、羅馬尼亞人、非洲移民的坑蒙拐騙搶的行為……正這麼想著,傳來急促突兀的門鈴聲。我走出臥室,看見兩個摩洛哥女人也停下活兒,直勾勾看著我,臉色古怪。我想,是不是應該退回臥室,反鎖上門,如果情形不對就打電話報警。&ldo;aa!&rdo;門外傳來奶聲奶氣的呼喚。娜佳扔下掃帚,奔去開啟了門。一個小人影從門外撲進她懷裡,嗚嗚細聲哭:&ldo;我害怕。&rdo;娜佳漲紅了臉,回頭看向我,像做錯了多大事一樣:&ldo;這是我女兒,對不起,對不起……我讓她坐在樓下等的,沒想到她會跑上來。&rdo;小女孩躲到娜佳身後,死死抓住媽媽的衣服,露半張臉,像看壞巫婆一樣看著我。

《好久不見配樂詩朗誦伴奏影片》 第11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