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七章 返回 (第1/3頁)

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然是真的能曬出鹽。”閔元啟坐起來,哪怕是私下談天,他也保持著正襟危坐的姿態。

這一下,閔元金的態度也端正了許多。

“十一弟你放心。”閔元啟態度端正,語氣卻很親切溫和,他正色道:“朱萬春後來不是也說過,有朝中的大人物想在淮上改煎鹽為曬鹽?”

“這事我倒聽說過哩。”閔元金道:“那人說是禮部尚書還是侍郎來著,也當過翰林學士……叫徐光啟,人家都說他學問比海深,除了考進士懂文章詩賦,還懂種地,還懂算數,還懂西洋話……對了,他還入了西洋人教,信了那個什麼天主。這人厲害的很,他都沒弄成,咱們能弄成?”

原來曾經主持兩淮改煎為曬的人是徐光啟?

閔元啟稍感振奮,也是悲哀於自己歷史知識的淺薄。

不過,再淺薄也是知道徐光啟這個人,明末相當有名的學者,更重要的是主持修訂了崇禎歷,對後世影響頗大。

另外徐光啟的農學水準很高,閔元金的本科專業是“農業資源與環境”,這使得他對中國古代的農學家相當有興趣,略略看過徐光啟和弟子陳子龍的農學著述,對徐光啟一生的功業都相當有印象……一提起徐光啟,特別是閔元金說起徐光啟還主持過煎鹽改曬鹽之事,閔元啟頓時有一種親近感與歷史的交疊之感。

“徐學士是個能人啊,可惜事沒弄成,後來沒多久便死了,當時我還小……”閔元金感慨著,突然看向閔元啟,小聲道:“這事元啟哥你應該知道啊?當年三叔是咱們雲梯關的千戶,徐學士到咱們這裡來過,是三叔帶著旗軍給徐學士當的儀衛。”

“三叔”就是閔元啟的亡父閔乾禮,四年前病亡,年方四十一歲,在古人來說這是相當正常的年齡,對一個五品武官,就算是衛所武官,也算是短壽了。

閔乾禮逝後,千戶之職由當時的副千戶李可誠接掌,閔家的一個長輩接了副千戶,後來任僉書千戶。閔元啟當時年齡不夠,到去年才辦了百戶的世襲武職,還加了一個“試”字。

“我當時哪關心這些個事……”閔元啟有些狼狽的道:“當時可只顧著練武,射獵,要麼就是下河嬉水。”

閔元金嬉笑一聲,接受了閔元啟的解釋,堂兄弟二人的關係似乎又近了幾分。

“徐先生當時弄不成,是因為牽扯太多。”閔元啟沉聲道:“咱們只一個總旗,撐死了我今年轉為百戶,是咱們百戶內弄這個事,一百多戶,幾百號人,幾個曬場,能鬧出多大動靜?徐先生要做的是把千千萬萬的灶戶廢棄,改煎鹽為曬鹽,動靜太大了。咱們淮揚地方,不談鹽課收入,出的鹽要供應好幾省,要是出了亂子,誰也擔待不起……”

大明鹽課收入是直線下降,數字可查,但一年具體生產多少鹽,怕是誰也說不清楚的事。其實相比較宋人的鹽價,大明的鹽價是相對較低,宋人因為要給歲幣和不斷的戰爭,普通百姓承擔的賦稅壓力極重,各種苛捐雜稅不說,象鹽,茶,酒,鐵,這些俱是官府專賣,價格相當昂貴,等於是政府又多收了幾重稅。而明朝的鹽鐵茶專售很快就放鬆,鹽價一直保持在相對比較低的價位。到明末時期,戰亂破壞加上鹽法崩盤,鹽價逐漸上漲,按徐光啟的說法是原本三四文錢一斤的鹽漲到了十來文錢一斤,百姓負擔加重了許多。

若改煎鹽為曬鹽,產量上來,價格自然便低很多,徐光啟的想法是好的,但這位明末的大科學家就是搞不懂利益鏈條,鹽價形成最少幾十年,多少人受損便有多少人受益,從官府到鹽商形成了龐大的利益鏈條,哪怕是明知道曬鹽得鹽更多,但若考慮到失去對灶戶的控制,還有諸多麻煩事,推行不開便是很正常的事了。

徐光啟在天津的農學試驗所,明明已經研究出了番薯的高產辦法,並且試圖推廣玉米,但這樣的好事也是缺乏人支援,到順治和康熙年間,北方的百姓才大規模種植番薯和玉米,這兩種耐旱作物在田邊地角就能種植,百姓獲得口糧的渠道增加,導致了康熙到乾隆年間的人口大爆發,也就是吹噓出來的康乾盛世。

閔元啟知道徐光啟,但曬鹽法並不是來自徐光啟的靈感。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曬鹽法得鹽方便,在後世這一片區域,包括福建和廣州的沿海就有很多類似的曬鹽場。

就是加了一些抽水機來制滷水,其餘的流程和古人相差不多,甚至在很多沿海地方的鹽場連抽水機都不用,因為要宣傳是古法制鹽,那個時代科技高度發達,人們享受高科技的同時又堅信古人的東西比現代製成品好,這種奇特的思維不知道是怎

《謀明小說》 第十七章 返回(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