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部分 (第1/4頁)

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乏;如果人類服從原始的法律,這種謬誤對人就毫無用處。

79

第三篇 通行道德的特別缺點77

我認為,如果人沒有背離自然感情所規定他做的事情,他就無須想象他的越軌行為會把神得罪,因為,正如我們在上面已經指出的那樣,在自然感情的巧妙支配下,人不可能作惡;在這種狀態中,一切都向人表明,一切都使人強烈感覺到必須為善。

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之間的相似

上帝對於人的行為,正如對於世界的自然秩序一樣,定下了總規律,定下一種不隨任何運動變化的原則;所有事物一旦按照因其單純性和其成果的廣泛豐富性而令人讚歎的計劃進行安排時,一切就都會異常協調地前進和運動。似乎全能之主對於次要的原因和特殊的效果都聽其自然,要是你願意的話,也可以說它掌握的是其程序和聯絡。科學已把人引到相當接近這部機器的總髮條,以便讓人窺見其端倪。

神始終如一,也在道德世界為人規定了不可動搖的純潔。。

原則,它要賦予人們以這樣的能力,使之自身能夠互相保全。

正如它讓無生命之物進行盲目、機械的運動一樣,它把人們交給了一個嚮導,這個嚮導深入他們,可以說完全掌握住他們。這就是我們自愛的感情,而這種感情沒有他人的幫助便無能為力,於是使我們產生必須為善的良好願望。我們的弱點,在我們身上象一種慣性,正象物體的慣性一樣,它使我。。

們服從總規律,這條規律把所有道德的生物聯結在一起。而當理性沒有受到任何東西蒙蔽的時候,還會增加這種吸引的力量。

80

87自 然 法 典

行善是我們第一個道德觀念

在我們需要不得為非作歹的訓誡以前,早就學習為善。

我。。。。。。。。

們的童年時光正是這一美好的學習時期。這個期間讓我們有足夠時間不受任何惡念侵襲,從而發揚和加強我們的善行觀念。

社會性的動物都經歷一個與這種溫和的傾向所該獲得的力量程度相稱的童年:其最初的動作是需要的示意,而並非兇狠意向的表示。這個天真活潑的童年,對於受辱只保留短暫的印象,稍微表示一點善意,這種印象便很容易消除。雖然他的激動和憂慮常常好象異常強烈,但這是他敏感的表現,而非墮落的標誌;他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曾嘗試而想要經歷一切的人。他不會對什麼認真生氣;他追求快樂,而不顧慮障礙;他直接尋求愉快的事物。

由於他還不知道什麼會害他,相反的,他卻經常得到父母或周圍人的幫助,因此這些人的關懷、撫愛、照顧對於他來說就成為持續的愛的教育。而愛不正是一切善行的本源嗎?是的,正是由於感到存在著能夠給我們造福的可愛的物件,我們也激起同樣的為善的心情。我認為,長期的經驗表明,這就是我們一出生所作的最初表示;神的善意也希望如此。

因此,用不著以下述觀點來反駁我,即:既然我們行善的觀念會先於為惡的慾念,同樣也可能產生這樣的情況:當我們生活最初的契機不幸,就會首先使我們產生為惡的傾向。

我現在來回答:在人所建立的道德秩序中,可能會這樣;但是一向先於道德秩序的自然秩序,至少在短時

81

第三篇 通行道德的特別缺點97

期內使我們防止這種有害的傾向,如果它得到人為辦法的輔。。。。

助,我說的是透過規則、戒律或榜樣來維持和鞏固最初的慈善教育,還會使我們永遠避免這種傾向。反之,一當我們脫離了童年,那些力圖危害我們的自由人就來教我們模仿他們,於是慈善教育的印象便很快消失了。

什麼東西使人擺脫任何道德之惡的觀念

因此,肯定地說,在人們當中,這一主要的道德觀念,即行善以獲善,先於另一準繩的觀念,即不欲受害,須不害人。。。。。。。。。。。。。。

然而,只要你取消私有制,消除那隨之而來的盲目而無情的私利,掃除維護私產的一切偏見和謬誤;那麼人們就不再有進攻的或防禦的抗爭,不再有瘋狂的慾念、殘暴的行為,不再存在道德之惡的觀念和想法。如果還保留某些痕跡或者舊。。。。

的殘餘重新冒頭,那是由輕微的偶然事件造成而且不會有嚴重的後果。

爭執者之中,意願的對抗很少遮蔽理智的光芒;這些輕微的衝突,不但遠不會削弱自然善行的威力

《摩萊裡自然法典讀後感》 第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