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提到神性觀念的高度:這種看法開始時不大打動我們,所以我們享有它時也不忖度它的原因,並且也不大關心探求這種原因。
我們小時候有無數的事物比裝飾品、院牆、甚至比我們所住的地方都更接近我們;使我們產生好感的首批事物,就是我們最初崇拜為神的物件。
說明神的觀念怎樣形成、發展和完善的第一個假說
讓我們暫時假設:沒有任何東西能損害我們或違揹我們最微小的願望;而相反一切都迎合我們的願望,這樣我們就會產生某種事物是好的觀念,儘管我們還沒有行善為首要原則的觀念。下面來看看,按這種假說,也正如按任何其它假說一樣,我們是怎樣達到這一點的。
97
第三篇 通行道德的特別缺點59
神性觀念僅產生於對自然感覺的思考
由於經常接觸好幾種物品而來的重複感覺產生記憶,並引起比較,而比較則能開啟鑑別和思考的大門。於是,我們開始判斷最與我們接近的事物的性質,並依次地給予這些事物以美麗、良好、優秀的稱謂。。。。。。。
感覺和記憶並行,或單獨運用,或與思考同時工作,與思考一道拿現在的事物與現在的事物比較,或拿現在與過去比較,觀察事物性質的微細差別和優劣程度,發現事物未被察覺的特點,由此及彼,由近及遠。這樣,理解力逐漸達到有關崇高的初步概念,而由此所產生一系列的新觀念終於把。。
人提到至善之人的觀念的高度。。。。。
宇宙的景象只不過令人擴大神的觀念
與大部分哲學家所主張的相反,導致我們產生某種神性觀念的,既不是宇宙的景象,也不是對於我們的偶然性和宇宙偶然性的思考。
誠然,這種觀察有助於這一觀念的完善,但是當我們的鑑別力引導我們進行這種觀察時,我們就已經有了一般的慈善觀念。
我們的感性以之為嚮導的就是這種觀念。。。
正是它使我們達到善人的普遍觀念的高度。其它觀念都是作。。
為它所經過的環境,它從中獲得使自身完美的色彩。
由此證明:這個體系也和在其它體系一樣,慈善觀念應。。
是神性觀念的基礎和原則。
此外還證明了:處於恆久的純真和幸福狀態的人,除了。。。。
98
69自 然 法 典
至善之人的觀念之外,不可能有其它的神性觀念;而這卓越。。。。
的主宰者會願意只以這樣獨一無二的名義為人所認識;它在感知觀念的秩序中,在由小至大、由大至無窮的程序中,也會只願意成為人類認識的最後物件:這是至善的令人讚歎的新效果,這種效果透過如此有趣的階段才通達人類的心靈!
神的觀念是怎樣逐漸完善的
我們以上所述自然而然地導致提出這樣的問題:根據這個假說,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具有同等崇高的神性觀念呢?我認為,這一觀念的程度是與才智開化的高低以及所能接受文化的多少成正比的。
甚至會發生而且的確已發生這樣的情況:一個對善只有粗淺觀念的人,以為神存在於他認為美好的事。
物之中,而另外一個有學問的、經驗豐富、洞察力強的人則可以達到不可估量的高度。
由此,在這方面一個民族愈是透過經歷和運用大量美好而有用的事物以增進自己的認識,這個民族就愈變得靈巧、老練和精神高尚,它就愈遠離關於神的無定型的這種粗淺觀念,而這種觀念在其它民族中還可能保持著。
第二個假說:按這種假說,神的觀念將達到新的完善程度
讓我們把易於感受善行的創造物置於使其更感到善行的重要性的其它環境;讓我們把人置於使其能透過大量的比較
99
第三篇 通行道德的特別缺點79
以進一步擴充套件自己的相對觀念的境地,這就會使他了解善因存在的必要性及其自身行善的重要性的境地。這種重要考慮從而使人能就其認識範圍儘量擴充套件神性觀念。
由此,我們假設人處於完全純真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只有無靈物才會危害他的生存和幸福,然而他可以單獨地或依靠同類的幫助來防止這種危害,而其同類總是願意幫助他,並和他一道關心他的生存和快樂。
我認為,第一,按照這第二個假說,如同按照前一個假說一樣,人透過同樣的步驟獲得善良之神的觀念,但
《摩萊裡自然法典讀後感》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