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5章 一律打入死牢 (第1/2頁)

唐曉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朝這個朝代很奇怪,宰相的權力雖然被掣肘得很厲害,無法專權,但是在精神的核心上,宰相又十分強勢,這種強勢的底氣並不來源於他們的職位或者權力,而是來源於趙宋的祖制,不因言而獲罪,不殺士大夫。

到了文彥博的時候,文彥博乾脆說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將士大夫的地位很微妙總結出來了,趙宋的皇帝們也是認了,也願意給文官們如此高的位置,即便高價養著他們,即便他們喜歡貪汙受賄,但至少不會造反啊!

有了精神上的核心,士大夫們當然就開始囂張到不可一世了。

但是徐處仁這一次的行為,已經表明,他精神上的核心已經轟然倒塌,他明知道新政執行過快、過猛,引發了中原兩路的反彈,卻要口是心非,按照皇帝所想來說。

這也在告訴何?和唐恪,東府以後要絕對執行皇帝的政令,與皇帝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將皇帝的思想堅決貫徹給下面的官員。

聽到徐處仁的回答,趙桓很滿意,今日若誰還敢說新政有問題,便是要提著腦袋出去的。

趙桓又問其他人,眾人都表示是京東路和京西路的官員們貪贓枉法,行為不正,是謀逆叛亂!

趙桓自然知道徐處仁心中不是這樣想,徐處仁心中怎麼想他不在乎,他要徐處仁來做表率,徐處仁的言行很大程度上是影響了下面的官員的。

趙桓深刻知道一點,一個人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影響或者改變其他人的想法的,但是可以利用一些手段來改變他們的言行,先從言行開始抓起,至少言行統一了,可以減少很多內部的阻礙。

眾大臣心中都有一個疑惑,為何這個時候太上皇會出現?

趙桓道:“諸卿說得對,他們都是亂臣賊子,當除之,什麼勤王之師,清君側!狗屁!完顏宗望兵臨東京城下,怎麼不見信陽軍和淮陽軍出現!”

李綱連忙出列:“陛下恕罪,是臣等無能,在革新軍制的時候未做到穩妥處理。”

趙桓手一揮:“李卿,此事與你無關,樞密院革新軍制的提案,朕認為你和种師道做得很好!信陽軍和淮陽軍,實際人數不過兩萬,竟然厚著臉皮跟朝廷上報十萬!真是不要臉到了極點!朕早想砍了他們!真當朕的錢不是錢!”

李綱和种師道早就猜想到,皇帝北伐歸來,只帶回來了新軍,意圖已經很明顯,弱化京畿周圍的禁軍,強化新軍,可以說是重新為大宋打造一支新的禁軍!

此次兩路同時造反,除了賦稅和徭役的問題,當然還有軍制改革的問題,要不然憑兩路的地方行政官員和地主勢力,如何能說得動淮陽軍和信陽軍?

早在一個月前,樞密院就頒佈了裁減禁軍的命令,首當其衝的就是淮陽軍和信陽軍,這兩個地方的禁軍問題是最嚴重的,領空餉的人也最多。

直接大刀闊斧地精兵簡政也是皇帝的意思,皇帝不僅僅要改制這麼簡單,他顯然是故意激怒這些地方勢力,讓對方先動手,皇帝便有了名正言順的藉口,憑藉著自己手中的力量,將其一網打盡,連根拔除。

趙桓又道:“何?,你來跟朕說說,他們所說的清君側,勤王之師,到底是要清誰?又到底是要勤誰的王?”

何?微微一怔,背後開始流汗,皇帝當面問這種問題,不是逼著他去死嗎!

清君側還能清誰?肯定是清新政的支持者,勤王還能勤誰?肯定不是皇帝你了,只能是太上皇。

趙桓這個問題一問,現場立刻陷入到冰點,大臣們終於知道皇帝為什麼要將太上皇找出來了。

這位官家辦事的風格還真是獨特啊,以前的大宋皇帝遇到了問題,可能會迴避這些問題,或者轉移問題,或者掩蓋問題,但這位官家,是唯恐天下不亂,唯恐風平浪靜,唯恐沒有問題出現!

皇帝通常就是直面問題,然後用一種所有大臣都想不到的處理方式將問題直接碾壓掉,只要能解決問題,這位皇帝不在乎死多少人。

何?感覺自己就像是砧板上的肉,一瞬間心思百轉,然後橫下心:“逆賊清君側是指要清楚吾等擁護陛下新政的大臣,勤王是想要擁立道君陛下登基。”

他此話一出,整個大殿都陷入一種死靜中,只有皇帝倒茶的水流聲清晰可聞。

趙佶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何?的話已經非常直接,連君臣的那層紗布都直接撕開了,直接表示他要站在趙桓這一邊,是趙桓的狗腿子,與趙佶徹底撇清關係,至於那些聚兵造反的傻叉們,讓他們去勤王吧,就那群整天只知道喝酒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起點》 第125章 一律打入死牢(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