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5章 糧價 (第1/2頁)

唐曉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陛下,工部已經完成幽州、雲州和薊州的興建規劃,臣剛過目完,覺得可行,打算今日呈遞給陛下過目。”

“王奎安,你去政事堂取來給朕看看。”

“是!”

“對了,讓唐恪、周朝過來見朕。”

“遵旨。”

不多時,王奎安帶人取來了幾張巨大的圖紙,參知政事唐恪和三司使周朝也跟著來了。

皇帝命人將這四張巨大的圖紙掛起來,其中三張分別是幽州、薊州和雲州新的規劃設計圖,另外一張是南自太原、中山,北至金國黃龍府的圖,只是地圖的詳情到了長城以外就變得模糊起來。

按照种師中和姚古的想法,幽州地界遷入一百萬人,薊州地界和雲州地界分別遷入五十萬人。

這個數字看起來比皇帝規劃東京城要大,但其實難度要小很多,因為這一百萬並不是全部到幽州城內,幽州府周邊的州縣也都要塞人的。

從這幾張圖紙的規劃來看,薊州和雲州變化不大,但是幽州卻足足擴大了一倍,幽州作為遼國的南京,原本規模已經很大,現在趙桓要讓他再擴一倍,是鐵了心要將燕雲作為北方的根據地了。

“唐恪,朕問你,按照這種規模,商部要多久建成?”

唐恪道:“回稟陛下,至少要二十年時間。”

趙桓的臉立刻就沉了下來,唐恪全身寒毛倒豎,立刻改口道:“不過,若是招募民間商隊順利,可以提升至十年!”

趙桓的面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他問周朝和徐處仁:“十年時間,總投入的錢財是多少?”

徐處仁道:“啟奏陛下,一個民夫的月薪是一貫,朝廷欲招募五萬民夫,一年花費60萬貫,十年時間是600萬貫。”

趙桓微微蹙起眉頭來:“一貫?如今米價多少?”

徐處仁心一跳,尼瑪,皇帝問到東府的頭號痛點了。

政事堂目前有這樣幾大痛點:一是物價,尤其是米價,二是房價,三是流民。

這三點都關係到民生,若處理不好,社會會一直動盪,以這位官家的脾氣,政事堂沒有一個人會有好下場。

徐處仁硬著頭皮答道:“東京城內每石四貫,杭州城每石三貫,江陵府每石二貫。”

皇帝的眉頭已經擰起來了,宋代的一石等於97公斤,一個成年男子一天攝入1.5斤大米,一個月攝入45斤大米,按照東京城的米價標準,45斤大米需要930文(0.93貫),即便按照江陵府的標準也要464文(0.464貫)。

“幽州的糧價現在是多少?”

徐處仁額頭上已經布了一層細汗了,周朝也低著頭,連呼吸都變輕了。

“回稟陛下,因為戰亂的原因,幽州城的米價現在是四貫一旦!”

趙桓立刻就翻臉了:“戰爭已經過去了五個月!幽州城的米價居然和東京城一般無二!政事堂和三司是幹什麼吃的!”

徐處仁和周朝驚恐地連忙跪下來:“天子息怒!臣已經在籌備糧食調配了!只是河北與河東路也因戰亂緣故,糧食也是緊缺。”

“杭州呢!從杭州運糧!”

“啟奏陛下,若從杭州運糧沿運河北上,東京城的糧食將有會陷入緊張。”

趙桓寒聲道:“如此說來,這糧價降不下去了?”

本來趙桓是關心北都幽州的建立的情況,沒想到因為民夫月薪的事情,牽扯出了米價,這可是民生問題,就算他趙桓再如何天天透過邸報給大宋的百姓洗腦,表現出一副多麼偉大的皇帝嘴臉,最後百姓連飯都吃不起,還管他孃的皇帝帥不帥氣,聖不聖明!

你讓我們吃不起飯,你就是個昏君!

眼看皇帝要發飆了,周朝連忙道:“啟奏天子,是有餘糧的,有餘糧!”

“餘糧在何處,為何民間米價已經如此高,卻還有餘糧,是哪個狗日的嫌命長了要毀朕的江山的!說!”

“陛下,京東路和京西路的富商與地主長期霸佔大片良田,隱瞞了大部分糧稅,他們自己囤積起來,據初步統計,至少有二萬石,如今他們被查抄,各地官員剛走馬上任,已經開始著手處理這些糧食。”

趙桓的怒火這才稍微平息:“都起來吧。”

徐處仁和周朝心中同時緩了一口氣:“謝陛下。”

“打算如何處理這些糧食?”

徐處仁本來是打算全部運到東京來,先降降東京的糧價的,但現在看來,這事不能這麼幹,得給幽州那邊再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起點》 第135章 糧價(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