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竟然是活的!? (第1/1頁)
打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剛回到別墅,陳瀚就迫不及待把揹包放在沙發,將其中寶物一件件拿了出來,攤放在紅木茶几之上。 打眼看去,其中道家至寶有四件。 兩本古舊泛黃的典籍,《至寶靈機訣引》和《金丹真傳》。 《至寶靈機訣引》屬於道門修煉秘法,陳瀚有所記憶,這是明代道門重要典籍之一。 而《金丹真傳》的原本則要更加久遠,眼前這本是明代復刻版。 另外兩件道家之物,一件是法器銅鏡,上面雕刻有“天地含象,日月貞明”八字。 以及一件明代風水羅盤,陳瀚饒有興致的把玩了一番。 看來,當年利瑪竇傳教到華夏,在宣講西方聖文的同時,還在研究東方宗教試圖引入西方。 不然他不會放著那麼多金銀珠寶不拿,偏偏對眼前這些東西下手。 另外還有四件,赫然是藏傳密宗的法器。 有三件陳瀚能認出來。 鐵鎏金龍紋金剛杵和金鏨花嵌寶石右旋白螺,這兩件密宗法器放在明代當時,只能算珍貴無比。 但儲存至今,那就是稀世至寶了。 尤其是金鏨花嵌寶石右旋白螺,曾有帝王御筆親提—— 白螺右旋為至寶,梵音普具三乘法。 如是梵音如是聞,群生悉被福無量。 其價值可見一斑。 陳瀚伸出手去,從桌上輕輕拈起一物。 拇指大小,滾珠圓潤,鵝黃色的質地,上面呈現出一道淨瓶形狀的天然紋樣。 寶瓶天珠! 又被稱為永生瓶天珠,是至純天珠的一種。 按照現在的珍罕程度,比之九眼天珠都毫不遜色,甚至略勝一籌。 “嘖嘖,真是好東西。” 就連陳瀚都忍不住嘖嘖開口,誇讚出聲。 天珠乃是趨吉避凶的聖物,佩戴在身,凡遇兇險可擋災劫,只不過存世太過稀少,其中贗品居多。 眼前這一枚寶瓶天珠有跡可循,從明代就落在利瑪竇手中,絕對真品,殊為難得。 他索性拿出一根聖蠶絲,將寶瓶天珠串起後掛在了脖子上。 感受著胸前傳來的冰涼質感,他滿意的點點頭。 這時,陳瀚的眼神,落在一片奇怪的頂骨上面。 根據形狀就可以判斷得出,那塊頂骨是人類或猿類的,既然是密宗法器,那十有八九是人類頭骨無疑。 這片頂骨被打磨的極其光滑,周邊圓潤。 歷經數百年,光澤不再,表層泛著牙黃色。 就是這樣一片頂骨,上面卻刻畫著密密麻麻的坑窪,仿若千萬蟻蟲噬咬過,讓人頭皮發麻。 陳瀚墨眼凝視,赫然發現,那些坑窪的痕跡,在連線起來之後竟然形成了一幅圖案。 像是地圖!? 這難道是當時藏地的地圖? 不,不對。 根據這蓋骨年份判斷,不會早過明代。 按正常情況來說,當時絕不會把骨片當做地圖的載體。 這件蓋骨既然被利瑪竇當寶物收藏,不可能只是普通的地圖。 陳瀚實在想不通,只能先放到旁邊。 東西在自己手裡,研究也不急於一時。 下一刻,陳瀚的眼神落在一本三指厚的書頁上,眸子裡閃著異樣的神采。 是一件佛門至寶—— 銅雕鏨花佛經,還是完整的一卷! 佛經表層,薄如紙的銅片之上,雕刻有蓮花大士拈花圖樣。 寶物之上有祥瑞正氣,只是看過去,就讓人雜念頓消。 而在銅雕佛經旁,是一串黑不溜丟的串珠。 如果是旁人在此,定要感慨一番,從未見過如此難看的珠子。 但是陳瀚卻像是對這串佛珠極其小心。 就連伸手拿起的時候,都不敢太過用力,生怕其中的油線因為年久老化而斷裂。 這種串珠裡面的線繩,一般會在外表加裹一層油脂,使之更加經久耐用,所以叫做油線。 如今看來,這種方法極其有效。 陳瀚展開佛珠輕輕拈動,絲毫沒有斷裂散落的跡象。 這一串佛珠,在他的記憶中很是清晰。 乃是明代蓮池大師,隨身佩戴的蓮子菩提念珠! 蓮池大師是明中期真正的高僧大德,因常在雲棲寺居住,又被稱為雲棲和尚。 是華夏佛門淨宗的第八代祖師。 這一百零八顆野生老蓮子上面,不知道凝聚了多少的功德。 陳瀚依依不捨的將佛珠放回桌面。 他的目光,終於落在那顆泛著油綠光暈的珠子上面。 珠子的大小仿若一顆核桃,正圓無稜,表面光滑,隱有暗紋。 那些暗紋極不規則,天然生長在圓珠之內,形成了深深淺淺斑駁不一的綠色。 歷經數百年,表面絲毫沒有蒙灰。 用當下的話來說,這東西上面的光澤,反倒像極了玉器新拋光出來的賊光。 如果把這顆珠子放到潘和園,鐵定會被人認作是新打磨的玉珠,還是成色較差的那種。 陳瀚卻是知道,這絕不可能。 光是那歷經數百年不變的光澤度,就已經說明了此物的不凡。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古玩撿漏類小說完本》 第73章 竟然是活的!?(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