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949年8月5日發表美中關係白皮書之前,艾奇遜寫給杜魯門總統的一封信,它承認對中國的一種干涉方式宣告失敗,提出另一種方式:
“我們仍舊相信,中國的局面在最近的將來無論可能是怎樣悲慘,無論偉大的中國人民的一大部分可能怎樣殘酷地處於為外國帝國主義利益而效力的一個政黨的剝削之下,中國的悠久文明和民主的個人主義終將再度勝利,中國終將推翻外來制度。我認為我們應當在中國鼓勵現在或將來能促進上述目標的一切發展。”①
①西爾維亞·坎貝爾,1948年10月14日家書。
照這樣的看法,中國人民所說的解放是“悲劇性的”,中國終於贏得的獨立是“外國的羈絆”,每件事、每個人可以用來推翻這些勝利的,無論在當時或以後都應加以鼓勵。
在另一個呼籲書中,話說得更為露骨。這份呼籲書也取了一個更有軍事味道的題目:《其他防禦》。它說:
“我們相信,中國為美國提供了基督精神和保衛自由企業制度的一處戰略性邊疆……掌握這個機會將是對美國和基督精神的敵人的一個有效打擊。”①
①麥克納特致美國捐助者的一個通告,1949年9月6日發出。所引艾奇蹟致杜魯門信的中文譯文據《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1840—1949)資料選輯》下卷第二分冊,第511頁。
宋慶齡和中國福利基金會因此不僅不為美國經濟合作署所提的補助建議所惑,還決定不再同美國“對華服務聯合會”來往。這又迫使中福會——雖事屬不得已但態度堅決——同美國援華會斷絕關係,美國援華會是一個長期支援中福會的團體,但它仍想從美國對華服務聯合會領取經費。不久,美國援華會中一些不同意這一立場的理事另組一個新的援華團體“中國福利呼籲會”,把對華救濟、對正在出現的新中國表示友好這兩件事情聯絡起來。它的主席是耿麗淑,積極參與其事的許多人中有當時在紐約工作的本書作者。
宋慶齡對美國的重要支持者分別發去由她親自簽名的信件,說明同美國援華會斷絕關係的原因:
“不顧我們的一再請求……美國援華會認為還是留在美國對華服務聯合會這個組織之內最好,因為離開這個組織,籌款太困難。……與此同時,聯合會……卻把反對新中國的政治宣傳塞進募捐呼籲之中……當貴國的一些友人想建立一個新組織來協助我們的救濟專案時……我們對他們在這樣的困難時刻所採取的勇敢立場,至為感佩,……這就是中國福利呼籲會的由來……它是我們的指定代表機構……我認為,為了他們的進步思想和真誠目標,他們應該得到大力支援。”①
①這份題為《其他防禦》的美國對華服務聯合會1948—1949年呼籲書由主席麥克納特和查爾斯·愛迪生及名譽主席多人簽署,其中有不久前還被稱譽為中國內戰公正調停人的馬歇爾將軍。
(十四)黎明前的黑暗
所有這一切發生的背景是中國的戰事和政局的偉大轉折。
1949年1月31日,隨著國民黨守軍在傅作義將軍率領下接受和平改編,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北京)。這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解放軍舉行了長達數小時的入城式,展示了從蔣介石軍隊繳獲的大量美製坦克、大炮和輕武器。幾個月來,美國還在稱頌傅將軍是反動勢力寄予希望的柱石。現在,他作為起義將領受到尊重,並在不久成立的人民共和國擔任水利部長多年。
宋慶齡在接到赴平邀請後於2月2日覆信中共中央,說明她當時正在就醫,不能北上。她在信上說:
“但我的精神是永遠跟隨著你們的事業。我深信,在你們英勇、智慧的領導下,這一章歷史——那是早已開始了,不幸於二十三年前被阻——將於最近將來光榮的完成。”①
①引自其中一封給克拉克·福爾曼(紐約)的信,1949年3月21日。
歷史的回憶使她的忻慰更加深沉。“二十三年前”的起點是在國共合作下1926年從廣州出發的北伐,但第二年蔣介石的叛變使它“可悲地中斷”了。對宋慶齡來講,1949年的勝利是中國整個革命事業的勝利。
但上海還在國民黨統治之下,在以後4個月時間裡,反動派仍在瘋狂掙扎。
國民黨最後的倒行逆施之一是企圖剝奪宋慶齡作為孫中山遺孀的身份——不久前他們還想利用她的這個身份使她充當有名無實的首領,被她所拒絕。為了這個目的,他們把孫中山與之早已離婚的前夫人盧慕貞抬出來(她本人
《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宋慶玲》 第6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