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山中無痕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千零五十八節
月下人
山中鳥無痕
柳下思故人
一攬花間月
照吾淒涼身
賞析:“山中鳥無痕”,首句將讀者引入幽靜的山中,鳥兒飛過卻未留下痕跡。這一景象既展現了山的寧靜與空曠,又暗示了生命的無常和虛幻。鳥兒的無痕彷彿象徵著時光的匆匆流逝,一切都難以捕捉和留存,為全詩定下了一種空靈而略帶落寞的基調。
“柳下思故人”,在柳蔭之下,詩人陷入了對故人的深深思念之中。柳樹常與離別和思念相關聯,它輕柔的枝條彷彿是詩人綿綿不斷的思緒。“思故人”三個字直白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讓讀者能夠直接感受到那份思念的沉重和真摯。
“一攬花間月”,詩人伸手攬住花叢間的月光。這一動作充滿了詩意和浪漫,然而在這浪漫之中卻隱藏著孤獨。月光本是高潔而遙遠的存在,詩人試圖攬住它,也許是在尋求一種安慰和陪伴,試圖抓住這稍縱即逝的美好。
“照吾淒涼身”,最後月光照在詩人自己淒涼的身上。這月光不僅照亮了周圍的環境,更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寂寞。“淒涼”一詞深刻地描繪了詩人的心境,儘管有美好的月光和周圍的花朵,卻無法驅散內心的愁苦,反而更襯托出其形單影隻的處境。
整首詩透過山中、柳下、花間等場景的描繪,以及對鳥、月等自然元素的運用,構建了一個充滿孤獨和思念的情感世界。詩人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內心感受相結合,使讀者能夠深切地體會到他在寂靜的夜晚,對故人的深深眷戀和對自身孤獨處境的無奈感慨。
第一千零五十九節
相思
風雨半江寒
孤舟夜愁遷
一夢千山遠
不盡相思還
賞析:這首詩以悽清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風雨之夜的孤寂畫面,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苦與相思。
“風雨半江寒”,風雨交加,使得半條江面上瀰漫著寒冷的氣息。“風雨”不僅是自然現象,更象徵著人生的波折與坎坷。“半江寒”則透過視覺和觸覺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那種冷徹心扉的寒意,營造出一種壓抑、淒冷的氛圍。
“孤舟夜愁遷”,在這風雨之夜,一隻孤獨的小船在江上漂泊,船上之人滿懷憂愁。“孤舟”凸顯了個體在茫茫天地間的渺小與孤獨,而“夜愁遷”則強調了夜晚加重了這份憂愁,並且這種憂愁還在不斷蔓延,無處排遣。
“一夢千山遠”,在夢中彷彿跨越了千山萬水。夢是心靈的寄託,這裡的夢或許是詩人對遠方的嚮往,又或許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然而,即便在夢中能夠跨越千山,醒來後面對的依然是現實的距離和無法實現的渴望。
“不盡相思還”,無盡的相思之情依然存在。相思是整首詩的情感核心,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多少夢境,相思始終縈繞心頭,無法消散。這種執著而深沉的相思,令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堅定和痛苦。
《新詩是什麼》 第100章 山中無痕(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