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7章 向朗 向寵 (第1/2頁)

雲霄天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人見劉辨沒有絲毫髮怒的跡象,反而一臉鄭重的霸氣宣言,彼此對視一眼,然後,俯身下拜說道:“向朗向巨達,向寵向巨違叩見陛下,望陛下饒恕我二人妄言之罪。”“向朗?向寵?”劉辨稍顯疑惑的自言自語,不過系統卻適時的幫他解了惑。

姓名:向朗(字巨達);武力:37;統率:48;謀略:87;政治:89;教育:97。特性:治政:處理政務時,謀略+1,政治+3。政務處理效率增加10%。育人:作為老師教導他人學習時,特殊屬性教育+6。學子學習效率增加10%,學習成果增加5%。

向朗(約167年-247年),字巨達。襄陽郡宜城縣(今湖北宜城)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藏書家、學者。向朗早年師從於司馬徽,並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為臨沮縣長。後隨劉備入蜀,歷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並拜步兵校尉,領丞相長史,隨丞相諸葛亮北伐。因包庇馬謖被免職,後為光祿勳,轉左將軍、特進,封顯明亭侯。曾代理丞相簿封張皇后及太子劉璿。晚年專心研究典籍,誘導青年學習,家中藏書豐富,受到舉國尊重。延熙十年(247年),向朗去世。《全三國文》收錄有一篇《遺言戒子》。

姓名:向寵(字巨違);武力:78;統率:79;謀略:75;政治:72。特性:勇力:與人鬥將時武力+3。統兵:統率士卒征戰時,武力+1,統率+3。

向寵(?—240),字巨違,荊州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官至中領軍都亭。向寵,向朗胞弟之子。劉備時,歷任牙門將(保護牙城的武官)、中領軍,封都亭侯。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讚揚向寵“性行淑均,暢曉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諸葛亮北伐時,曾以向寵總督御林軍。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征漢嘉(今四川雅安北)“蠻夷”時,遇害。

‘原來是這兩叔侄啊,向朗是超一流人才,而且還偏向教育,倒是孤現在比較緊缺的人才。向寵所說只是二流人才,但是卻非常全面。起碼坐鎮一郡之地是絕對足夠了。’劉辨這邊陷入了沉思,倒是讓跪在地上的向朗、向寵叔侄壓力大增,心中更是後悔不迭,幹嘛要多此一舉,做什麼試探之舉,當時咋就忘了劉辨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一位帝王啊!回過神來的劉辨,低頭瞧見跪在身前的向朗、向寵叔侄二人,見二人一副大限臨頭的樣子,劉辨心中暗笑,於是故意咳嗽一聲,見兩人渾身一抖,面上更是肉眼可見的冷汗直冒,劉辨在心中大笑之餘,卻面無表情的對二人說:“兩位起來搭話吧!孤,還沒有你們想的那樣,沒有容人之量!”劉辨的話音一落,向朗、向寵二人才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

眾人進到大堂之內,劉辨大刀闊馬的坐在了主位之上,劉基、孫仁、楊妙真三人陪坐一旁,只有向朗、向寵叔侄任就戰戰兢兢地侍立一旁,劉辨故意沉寂片刻,給叔侄二人增添了不少壓力,方才放過二人,出聲說道:“兩位,皇叔對二位的評價可以說是非常之高,而如今大漢想要恢復榮耀,卻是人才緊缺,不知二位是否有意投效於孤的麾下。”見劉辨不在對自己可以施加壓力,叔侄二人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待聽得劉辨言語之中的招攬之意,叔侄二人卻是反應各不相同,向朗一臉尷尬、懊惱、舉棋不定的樣子,向寵則是一臉高興、不解、渴望卻顯為難。在冷場片刻之後,叔侄二人相互對視一眼,最終點了點頭,然後向朗上前一步,幾乎抱著視死如歸的神態,看的劉辨等人十分無語,向朗向劉辨告罪一聲說:“陛下,不是我等不識抬舉,只是,在此之前草民已經投效劉荊州麾下,如今,倘若輕易就另外投效他人,草民又該如何在同僚之中立足,立足不穩草民就算投效陛下,又該如何為陛下分憂解難。”劉辨眉頭一皺,對向朗的推脫之語十分不滿,“怎麼說你二人是要拒絕於孤?!”言語之中頗為嚴厲。劉辨陰寒的語氣,讓向朗二人皆是冷汗直冒,不過,為了小命著想,向朗不得不硬著頭皮,對主位之上的劉辨說道:“陛下誤會了,草民已經投效於人,當然不敢肆意轉投他人,但是,投效劉荊州的只是草民,家侄向寵卻不在此例,我不能投效陛下,家侄卻可以。當他日陛下駕臨荊州之時,草民必定掃榻相迎。另外,家侄向充、犬子向條皆以到了出仕之齡,可向陛下推薦。”“嗯。。。”向朗的話卻是有所道理,況且向充還是可以投效自己,而且向朗又將他的子侄全部推薦出來,所以劉辨也就不再強迫,“巨達的話卻是又幾分道理,如此,孤就不再強迫於你,只是,不知巨違是否願

《混亂三階魔方還原》 第47章 向朗 向寵(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