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6集 鐵筆若劍 (第1/2頁)

豐收的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師師雖未找到什麼機會接近王凌,但她的家人卻因為王凌而大受照顧。

李師師的父親李有財與妻子吳氏夫婦自從女兒跟了土匪王凌,一家人整日提心吊膽,生怕女兒的事情牽連到他們。

當他們聽說衛輝府成立團練紅保兵,招兵買馬,準備剿匪時,更加害怕,生怕女兒在土匪窩的事情暴露。

但是事情的發展和他們想象的正相反,王凌打敗了紅保兵,李家才鬆了一口氣。

然後紅保兵北上打韃子,衛輝府空虛,民生軍迅速佔領了衛輝府所有土地。

魯王及所有地主的田都被分了,李有財聽說民生軍的大當家的便是土匪王凌,便暗自欣喜,自己女兒是大當家的女人,肯定會照顧他們家的。

李有財便和兒子商議要不要將女兒的事情告訴民生軍,大兒子李宏佳說想看看情況再說,先不透露為好。

李有財有地一百畝,但是他家上十二歲的人口便有十七口人,應分田八十五畝,所以李有財家失地十五畝,也不算多。

當統計人口的宣教人員統計李有財家的人丁時,李有財便說了自己有一女兒叫李師師,也在民生軍,還是王凌的女人。

這個宣教隊長叫鄭淑芬,卻和李師師一塊在黑風蕩學習過,兩人關係挺好。

鄭淑芬自然知道李師師的情況,便和李師師通訊諮詢情況,落實了李有財便是李師師的父親的情況。

當然鄭淑芬是該分田還分田,政令上是照顧不了什麼的,但是對好姐妹的家是照顧有加,令吳有財一家與有榮焉,也不再為李師師的事提心吊膽了。

鄭淑芬還是照顧了,民生會有政令,對開明的地主豪紳,浮財可以少沒收和不沒收。

所以李家浮財及店鋪民生會均未動一絲一毫。

李有財一家感激不盡,知道這都是女兒之功,更為女兒遭遇心生愧疚。

李有財知恩圖報,拿出一百兩銀子捐給民生會。

這是李家最大能力了,其實李家並不富裕,只能算小康吧。

當李家知道女兒跟王凌去前方打韃子了,便擔心起女兒的安危來了。

後來,又從鄭淑芬口裡聽說女兒已升為師長了,是相當於大明遊擊將軍的官,一家人更是覺得榮耀,不再對外封鎖女兒訊息了。

左鄰右舍親戚朋友聽說吳有財失蹤多年的女兒現在竟是民生軍的女將軍,替李有財高興之餘,也是羨慕不已。

李有財因為女兒被土匪強姦而痛苦自責,因為女兒“嫁”給土匪王凌而提心吊膽,現在因為女兒在民生軍當上將軍而自豪。

拋下李有財不說,且說李師師將鐵筆刻蠟印刷工具交與王凌,王凌一一檢驗,雖說與其想像還有距離,但是也能使用了。

王凌拿起鐵筆又在磨石上磨了磨筆尖,拿起一張蠟紙,鋪在一張四方鐵板上,鐵板上方與左邊有刻度尺,正好頂住蠟紙,使蠟紙不能隨便移動。

王凌坐在大案邊,用鐵筆慢慢寫下了六個稍大一些的字“大明民生週報”,在這幾個字的下方寫下了:崇禎十六年七月第一期字樣。

然後又刻下了大明民生會會章:宗旨:領導大明窮苦人民,打倒皇族,打倒土豪劣紳,均田地,減賦稅,免徭役。建立一個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人人平等社會。

王凌寫的是楷書,他曾練過硬筆手法,其字型蒼勁有力、雄渾大氣,賈開宗等人很少見王凌寫字,如今見王凌一筆一畫的用鐵筆寫字,眾人彷彿看到會長大人拿的不是鐵筆,而是一柄長劍,會長正用這柄長劍揮灑出一片廣闊的天地。

賈開宗讚道:“會長真是好筆法,看會長寫字,某卻感覺會長在橫刀躍馬,開疆拓土!”

鄧藩錫讚道:“會長真神人也,用此鐵筆竟勾畫出如此精美絕倫的字來。”

其實在場的人,除了王麗、李師師外,均是秀才或進士,每人都寫得一手好字,不過,看了王凌用鐵筆寫的字,也是不住的驚歎。

王麗、李師師字寫的一般,但字的好看與否還是一眼能辯出來的,王麗看了哥哥的字型,心中充滿自豪,而李師師則是用著迷一樣的眼光看著王凌,小心臟咚咚跳,整個人春心蕩漾。

接著王凌又抄寫了一首蘇軾的詩《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然後,王凌將蠟紙拿起來,讓大家看,只見蠟紙薄如蟬翼,其寫下的字清晰透明,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眾人皆驚歎神奇。

王凌將蠟紙固定在木網架下面,

《王凌在哪個平臺》 第176集 鐵筆若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