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零一章 火銃大生產(一) (第1/2頁)

東仙軒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白圭沉聲說道:“我正要和你說這件事情,那碗口銃的仿製有進展了,但是需要解決一個問題!”

劉君韜問道:“什麼問題?”

“銃管!”

張白圭說道:“我和手下的工匠已經將碗口銃研究了一番,發現銃管的打造是打造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可是,現在兵仗局對於如何打造銃管有了分歧,有一部分工匠主張用拼接法,而另一部分工匠則是主張用雙層鋼板直接卷合。”

“那張師傅的意思呢?”

張白圭苦笑著說道:“說實話,現在我也是沒了主意。”

張白圭所說的這兩種打造火銃銃管的方法,劉君韜是知道的,這兩種技術在明代前期就已經出現,並趨於成熟。

到了明末時期,這兩種技術還被收錄在書中明確記載。

《天工開物》的記述就是如此:以幾根熟鐵條鍛打出一根短管,再以兩三根短管焊打為一根長管,便是拼接法了。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造長銃管,而且分段銃管冷卻相對均勻,堅實程度有一定保證。但缺點也很明顯,銃管的質量由分段的焊接決定,而這焊接手藝全靠經驗,沒個十年以上的積澱,可出不來合格產品,這是所謂的精工路線。

而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上記載的就是雙層鋼板直接卷合法。這個方法的優點是銃管不必焊接,但缺點是造不了長槍管,而且整管鍛造時的冷卻不夠均勻。造成管身前後質地有差別,冷卻差異太大的話,也很容易炸膛。

劉君韜思考了一番,便說道:“既然大家有分歧,那我就做個決斷好了!”

張白圭聞言頓時來了精神,問道:“如何決斷?”

“明天一早,張師傅將負責打造火銃的工匠集中起來,我現場教學!”

“這樣能行嗎?”

“當然!”

劉君韜笑著說道:“只不過要先做些準備工作。這樣,碗口銃既然兵仗局已經吃透了,那我就來一場火銃大生產好了!咱們不要打造什麼碗口銃了,直接上神器!”

張白圭急忙問道:“神器?什麼神器!”

話音剛落,劉君韜便拿出了自己早已經畫好的鳥銃圖樣,而且還是燧髮式!

張白圭仔細看了一下,驚呼道:“這種火銃的樣式可是比碗口銃精良太多了!”

“當然!”

按照劉君韜讀過的歷史資料,明末時候打造一杆鳥銃,一名工匠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需要四十斤的生鐵,最後只能煉出七八斤精鐵,打造完的銃管,大約重六斤,其他的鐵料都消耗掉了

而劉君韜畫的這幅圖樣中,鳥銃的藥池上方多了一個蓋子,扣動扳機的時候,藥池上面的蓋子就自動開啟,之後勾住火繩的鐵夾子才會被壓入藥池內。鬆開扳機,鐵夾子復位,藥池蓋板也回覆原位,蓋住藥池。

如此一來,可以確保鳥銃風雨無阻皆可擊發!

也正是這個小細節,讓張白圭驚歎不已,同時也表示自己和手下的工匠需要一點時間來琢磨一番。

次日一早,劉君韜早早的趕到了兵仗局。

剛一進院,劉君韜便看到張白圭已經帶著六十多名工匠等在鍛造臺前,準備等候劉君韜的現場教學了。

劉君韜見狀也不多言,直接讓張白圭從眾工匠中挑出一組公認技藝最好,準備在劉君韜的指揮下試造鳥銃火銃。

這個被挑出來的鐵匠姓王,別人都不記得他的名字,就記住他叫王一錘,因為捶打鐵器的手藝出神入化,才有了這個綽號。

而另一名鐵匠是王一錘的徒弟,二人不但技藝精湛,而且常年配合下來,也是十分的默契。

此時,王一錘帶著徒弟,按照劉君韜的指點,先打造鳥銃的銃管,再製作銃身其他部件,最後再進行組裝。

第一步就是打造銃管。

只見在劉君韜的指揮下,王一錘和徒弟用一根已經提前準備好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先將做銃管的熟鐵燒至紅熱,然後將坯料取出,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捲成一根鐵管。

並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的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鋼芯和熟鐵焊在一起。捲成的鐵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這一步王一錘做的很熟練,一番動作下來如同行雲流水一般,旁邊的徒弟也是和他配合默契。

此時如果按照明軍制造鳥銃的方法,第二步就是焊接了。

明代對彈道知識匱乏,認為火銃越長威力越大,致使火銃為了增加長度,銃體都以單筒捲成,然後一節節焊接,發

《天策大將軍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第一百零一章 火銃大生產(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