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3頁 (第1/1頁)

三月含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紅薯總共就那麼點,全青州這麼多人,就算一家分一個,它也不夠的。這會兒就顯出朝中有人的好處來了。 得了蔣文淵的話後,西津渡的村民們一窩蜂的攏到了里正家,把他家圍得水洩不通。 里正按蔣文淵給出的規定,給全村包括蔣家在內的59戶人家都報了名,簽了合同按了手印。 里正揚言,收穫後誰要是敢私賣紅薯,直接逐出村子。村民們都笑嘻嘻道,那哪能呢。大人那般提攜咱們,咱們可不能給大人抹黑啊。 與此同時,剩下的83個名額給了秀水灣81個,給了朱氏孃家大伯一個,蔣文喜的師傅家一個。至於朱大甍子一家,那是別想了。 至於育苗田,蔣老頭大氣的表示,由自家出了。皇帝陛地那麼大方的賞了自家一個千畝的大莊子,沒的幾畝地他還捨不得。也省了這麼些紅薯還要搬來搬去了。 去年種的晚,虧的蔣禹清用異能和靈泉催了苗才能趕上收穫。今年有了經驗春分後便開始育苗。 有了去年種植的經驗,又有了幾位司農官從旁協助,忙碌了幾天後,紅薯很順利下了種。蔣文淵又在育苗地旁加蓋了兩間小屋,羽林衛輪班一天十二個時辰嚴密看護,防止有人故意破壞或是偷種。 生辰禮 種下紅苗,蔣禹清又同老爹說,她想要種西瓜的事。 女兒奴的蔣爹二話沒說就答應了,還問她種多少。蔣禹清想了想伸出胖指頭比了“二”。 蔣文淵愣了一下:“二十畝?也不是不行!”想想又大又甜西瓜,蔣文淵下意識的嚥了咽口水。 以寶貝女兒的本事,應該是能種出來的吧?大不了……實在不行……就當是,養地了! 蔣禹清張了張嘴,硬生生的把到嘴邊的驚呼聲給嚥了下去。 其實她只想先種兩畝試試來著,結果他爹好像比她還有信心。 所以蔣禹清決定,絕對不能辜負他爹對他的這份信任。這個美妙的誤會就這麼產生了。 蔣家在文淵的授意下,將緊臨青江的那片沙田共二十三畝,下了足夠的基肥後,歸整好後。點了蔣禹清用靈泉水泡過的西瓜種。 為了給西瓜保水保暖,還給西瓜覆蓋了一層透光的油布,等西瓜出苗後,再人工摳開。雖然成本高了些,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至於皇帝陛下賞賜下來的那個千畝的大莊子,在縣城北五里,就在官道旁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原是一個官員的私產,那官員犯了事兒被查抄後,這裡就被收歸國有,現在它屬於蔣家。 莊子總共是一千零七十六畝,全是良田。有一個一進的小院子,院子裡有井,可供看守莊子的莊頭住家持守莊子。 農民總對土地有著別樣的深情。因此,早在元宵節前,蔣老頭就帶著幾個兒子來看過。 蔣老頭樂呵呵的說,這好麼的田一定要種上稻子。境主大人當時就表示,她出種子。 靈境裡的水稻都是優質常規稻種,遺傳基因穩定,不僅產量高,還可自行留種。這稻子在靈境中的產量約為1000公斤每畝,比前世的大面積種植的雜交水稻還要高一點。 拿到靈境外種植,受種植環境的影響,蔣禹清不敢打包票畝產多少,哪是畝產只有五六百斤/畝,那也要比這個時代的稻種強的多。 蔣家的長輩們,早就知道她的神異,並不覺得奇怪,甚至就連紅薯也是她從“仙界”拿出來的。 因此,看到寶貝女兒(孫女)小手掌中突然出現的,飽滿肥壯的穀粒,蔣老頭當即拍板,就用孫女兒提供的稻種。 這個莊子原本是有佃戶的。都是早年間自其他地方逃難過來的流民,原主家被抄家後,莊子被收歸國有。上任縣令秦珏也不太會打理這些俗事,便依照原來數目收取田租充入國庫。 蔣文淵有女兒提供的種子,有心想把這裡打造成另一個良種基地,自然不會再把田佃出去。但這樣一來,以佃田為生的佃農們勢必會失了生計。 這種斷人活路的缺德事,蔣文淵自然不會幹。 因此,他同原來的佃戶們商量後,便將佃田,改成了僱傭關係。每人每年五兩銀子,每月休息一天,僱他們幫照管田地。 其實也就是長工。 但這個工錢,在青州縣已經是到頂了,衙門的衙役最高的一的也才7兩銀子。 考慮到他們的家境,一家老小等著吃糧,蔣文淵許諾他們,開工後,便以先預支一半的銀子,剩下的秋收後,統一下發。 佃農們掰著指頭一算,五兩銀子一個人,若是一家用兩個,那就是十兩銀子。這價錢,在青州是頂了天了。城外碼頭上的壯漢,累死一活一天,也不過三十個大錢。

《蔣文淵陸玉婉的小說叫啥團寵之蔣家小女會仙法》 第83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