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第1/1頁)
三月含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臣們一看皇帝這架勢,得嘞,真是大喜事。 於是齊聲恭賀:“恭喜陛下得此良種。” 當然,這回再沒人敢質疑蔣文淵做假了。 你當陛下派去的三位司農官是擺設麼?沒看那摺子上按著三個鮮紅的手指印兒! 除此外,司農官們還隨摺子一併送來了兩張圖紙並一個精巧的小物件。 夏景帝看完信件後,方知這竟是一個新式的打穀機模型。 就是這麼個算不上多複雜的玩意兒,竟能把收稻子的效率提升了二倍不止。 也就是說同樣的田畝,同樣的稻子,收穫所需的時間只需從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 司農官建議,明年起可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而提出這個構想的,竟然只是一個年僅兩歲半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蔣文淵的小女兒。 據說,她是在收稻子的時候,看到打稻子的谷鬥,突然畫下來的。她畫完後就把圖拿給了父親蔣文淵。 蔣文淵看過後覺得大為可行,便拉了他們一起研究構畫了細節,經幾次試驗後,最終做出了十分好用的成品。 下朝後,夏景帝將那張巴掌大小,縐巴巴勉強稱之為圖紙的紙張拿在手裡,仔細看了看。 紙上的線條歪七八扭的,隱約能看出大概輪廓。約摸是用削尖的細炭條一類的東西畫的,筆觸十分稚嫩。 再聯想到作畫者的年齡,能畫成這樣也算是難得了。 夏景帝問李得順:“那小丫頭真有那麼聰明?” 李得順莫測高深道:“這個,奴才說了不算。不過,奴才聽說,今年早些時候,邱神醫將她收入門下作了關門弟子。” 聞言夏景帝若有所思。 邱神醫的大名,整個大夏朝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就連如今的太醫院院正都是他的弟子,整個太醫院中至少有小半數都是扁鵲谷的門人。 實實在在的高人中的高人。就是這樣的一個牛人,竟然將一個才兩歲的小女娃娃收作了關門弟子,此女的天賦可見一斑。 比尋常谷種產量高出三倍的高產糧種,誰不想要。 就在眾臣暗搓搓想法兒打主意的時候,蔣文淵又一封摺子送進了宮。 夏景帝看後,硃筆御批了一個大大的“準”字,並在旁邊的空白處附了幾行小字。 “高產谷種與紅薯,事關國體,著青州縣令蔣文淵全權處理。膽敢亂伸手者,可先斬後奏。” 批完後,便命人取來隨身佩劍,與奏摺即刻快馬加鞭發往青州。 見此情形,原本蠢蠢欲動的一些勢力,立即偃旗息鼓。 皇帝陛下佩劍都賜下去了,再湊上去那不是頭鐵,那是蠢。 且說蔣文淵收到皇帝的批覆與天子佩劍後,感動得無以復加,恨不能為皇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捧著佩劍面朝皇宮的方向山呼萬歲,磕頭謝恩。 蔣文淵,一個上任才一年多的縣令,不僅封了伯爵,如今更是被賜於天子佩劍,享先斬後奏的權利。 這待遇,也就是歷朝歷代,代天子巡守四方的欽差才有了。 訊息傳開,零州府一眾大小官員,那是各種羨慕嫉妒恨,但也僅限於此了。 能得天子如此信任,蔣文淵在感動之餘也頗覺壓力山大。 好在如今權利在握,做起事來再也不用縮手縮腳,總歸是利大於弊端。 時間在各方的揣測中很快來到了十月,今年種下的紅薯到了收穫期了。 隨著各家種下的紅薯獲得豐收,西津渡和秀水灣是處處歡聲笑語。 他們種的紅薯的,侍候得好,產量的高的有五千來斤,產量低的也有四千一二百斤。 除了每家允許留下的一百斤種子外,其餘完好的以五文一斤賣給縣衙。僅這一畝地就得了二十多兩銀子,脫貧致富不在話下。 但凡種了紅薯的人家,嘴巴都快笑岔了。 現有的地瓜收完後一統計,144畝紅薯,除去各家留種的100斤,共計收上來626400來斤。這其中並不包括蔣家收完西瓜後種的那23畝。 摺子送到京城後,又引起了一次大地震。 夏景帝高興之餘,更是下旨冊封蔣文淵為“青州候”世襲三代始降,食邑千戶。 其女蔣禹清,構畫新式農具打稻機有功,賜封“鄉君”,封號“靈惠”。 百官們羨慕嫉妒蔣文淵得聖寵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畢竟人家是真有本事,說是當代神農也不為過。 誰說女子不如男 賜封的聖旨送達青州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中。初冬時分,頗多了幾分寒涼。 這是蔣家人第二次接聖旨,雖也激動,但有了前一次的經驗,倒底淡定了許多。 天使到了後,也不廢話,走到提前擺好的香案前大聲唱道:“青州縣令,蔣文淵接旨。”
《蔣文淵陸玉婉的小說叫啥團寵之蔣家小女會仙法》 第99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