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黃島集訓 (第1/2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神居水寨過來的三艘船不能駛到海上,都留下的話,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於是就給談建留下了一艘,專門用來運輸補給物資到大黃島以外,其餘兩艘就讓他們開回了神居寨。等到開春之後登陸流求島成功的話,還得需要至少將這些神居兵的家眷都接過去的。 大黃島是一個無人島,它所處的位置恰巧是明州到寧海縣之間的荒僻角落。 由於海灣的相隔,寧海去往明州只能從西面的陸地繞行,而極少有人會到這裡來。此處原本會有的一些漁民,在冬季的休漁期,也基本上不會出現。而他們正常開始出海打漁的時間,至少要等到三月以後。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趙駟還是在大黃島兩側的航道上安排了巡邏的小船,船上計程車兵都穿著他從處州帶來的效用軍服,老百姓但凡看見是官兵,只有躲著走的份,根本就不會接近大黃島。 而即使是有警惕性高的百姓,去驚動到了寧海縣官府也不怕。到時候直接就拿著秦剛在江淮發運司裡的催綱司手令出來,說是正在考察勘探今後綱糧可能的海運路線,而這個理由也是很能說得過去的。 大黃島上的營寨建在了內部的樹林之中,兩百多人計程車兵,也很快地就隱入了綠蔭之中。接下去的各種訓練,都是不希望有太多聲響的專案。 於是,稍稍喧鬧了幾天之後,大黃島很快就恢復到了之前寂靜無人的那種狀態。 船場給過來的訊息,第一艘五千料的貨運海船大約會趕在春節之前交付。 秦剛自然是非常清楚並確信在東南方向流求島的大致位置,而且在這一時代的島上,除了少量的土人之外,不太可能會有明確的抵抗力量存在,真正能夠威脅到登陸後的神居兵,實際上只會有天氣與疾病。 東部大海五至九月的颱風天氣會逐漸增多,秦剛原先計劃的登陸時間是安排在九月之後,就是這個原因。而現在既然提前了,就必須要在五月之前,所以確了三四月間出發,把在大海上可能會遇到惡劣氣候的影響因素降到最小。 對於到了流求之後的登陸點,秦剛並沒有專業的航海圖或者精準地圖,對於流求的方位也只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但是他記得曾經去臺灣自由行時,就在臺北城市西北方的淡水漁人碼頭吃過晚飯,當時就聽導遊介紹,這淡水河是臺灣的第三長河流,就從他吃飯的這處景點向西流入臺灣海峽。那也就是說,海船隻要能找到這處的河口,再逆流而上,就能進入到以後的臺北市區域了。 當然這時的臺北地區,都將會是漫漫的荒野,但卻是在北部地區比較適合進行開墾與城鎮建設的一處平原。 關於疾病的威脅,六成以上的情況會是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並非是一個確定的病症,它主要是指當客觀生活環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情況下,人們由於對外的氣候適應以及對內的飲食內容都同步在變化時,再加上休息不夠充分的話,就會導致到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容易發生腸胃疾病等等。 在知道了原因之後,秦剛便會從內外各個角度進行一些積極的準備與預防: 首先當然是強化所有人的海船航行體驗,儘管高郵湖上有時風浪很大,幾乎所有的神居兵們最終都不會發生暈船的現象。但是如果要是換到了海上,湖面的那些情況還是太小兒科了。一旦海船建成過來,所有的人都會密集地進行各種海上航行的強化訓練。 其次是積極預備登島後的食物儲備,除了對充足的大米與麵粉進行防水包裝之外。秦剛在婺州、越州地區找到了一種極佳的食物——梅乾菜,它是將芥菜、白菜等綠葉菜的菜葉進行晾乾堆黃,加鹽醃製,再曬乾之後裝壇。這種梅乾菜燒煮之後,香味撲鼻,具有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以及生津開胃等等諸多的好處。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極長的儲存時間,向是江浙一帶商旅外出時,隨身攜帶的首選食物。 而且在大黃島時,秦剛就已經安排伙食房開始提供這種梅乾菜燒製成的各種菜餚,結果士兵們都非常喜歡吃,這就非常好了。接下來就會大批地醃製,並隨著海船上運去後大量儲備在那裡,以確保士兵們在到了流求之後,還能吃到原來口味的食物。 再者便是茶葉與一些基本草藥的儲備,其中的茶葉幾乎可以成為治療絕大多數水土不服病症的靈丹妙藥。隨著登陸之後夏天的來臨,相關防治毒蟲毒蚊叮咬的藥物也是採購與儲備的重點。 在完成了對於登陸流求的所有思考之後,秦剛將這些天忙於訓練神居兵的趙駟叫了進來。 “孃的!顧大生這廝總算是服氣了。他二十個神居兵,對付不了我隨便帶過來的三個綠曲兵。”趙駟先大口喝了一碗秦剛給他準備好的茶水,口中罵了幾句老手下。“我才離開一年不到的時間,這神居兵就被他帶成這個熊樣!” 前面說過,流求島上多是土著,如果要是正面地進行陣列交戰,一點都不用擔心神居兵的戰
《風流大市場主題曲》 第173章 大黃島集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