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投桃得李 (第1/2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卷五·西軍】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宋·辛棄疾 《破陣子》 \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u003d 流求的順利開局令秦剛自己也很意外,他本想,如果再給個一年左右的時間,甚至,半年的時間也可以啊,只需要六個月,便就可以南下流求島的中部平原與南部平原,只要這三處平定建成,這寶島糧倉便成,整個南北海貿的中轉地就穩定收在手中了。 但是,西北的夏人還是按捺不住了。 要說這西夏國主算得上總是命犯梁氏,最開始是國主李諒祚看下了自家表弟的老婆梁氏,與其私通後再收其為後,不想自己英年早逝時,兒子李秉常才七歲。於是,這個梁氏就成了史上常說的梁太后。 梁後垂簾聽政,還任命弟弟梁乙埋為國相,姐弟倆共同把持了西夏國政十八年。 梁太后熱衷權勢,不僅控制著兒子李秉常使其一直無法親政,還安排梁乙埋的小女兒做了王后,並在梁乙埋去世後,又任命其子梁乙逋為新國相。 所以,在李秉常好不容易熬死了母親梁太后,自己也在抑鬱中去世,其三歲的兒子李乾順繼位後,又只能讓自己的母親、李秉常的妻子小梁氏再成為一位梁太后來聽政,為與她的姑姑區分開來,後者便被稱為小梁太后,而此時的國相梁乙逋正也是她的哥哥。 又是一對新的梁氏兄妹把控著朝權,不過這兩人之間卻爆發了嚴重的衝突。一年多前,梁乙逋髮動叛亂被小梁太后所殺,西夏國內的動盪一直持續不斷。 而在這種形勢之下,小梁太后最好的辦法便是儘快發動對外戰爭,以便轉移國內矛盾。 正巧,去年以來的宋朝廷,在章惇的堅持下,一改元佑年間的綏靖政策,對西夏實行強硬態度,還拒絕了共同勘探邊界的要求,這對小梁太后的聲譽形成了嚴重的打擊。 於是,西夏開始不時地派兵對於兩國邊境之處的各個軍寨進行騷擾性的攻擊,雖然尚無大規模用兵的跡象,但是邊境再開戰火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五月,秦剛正準備再次出海檢查一下流求新田的夏種情況時,突然接到了章楶從潤州發來的急信,他已被朝廷重新授以涇原路經略安撫使一職,並將即刻入京面聖。 西線終於要開戰了? 因為在京城時,劉法就曾與他一起分析過,如今宋夏之勢,主動權都已經掌握在了大宋手上,而何時對夏用兵,其關鍵的標誌就在於朝堂何時將章楶調往西北。 因為章楶是近年對西夏作戰最具殺傷力的一張王牌,不派他過去,可以視為皇宋的一種友好姿態,一旦章老頭子殺過來了,哼哼,小梁太后這個老搖婆,估計要吃不消了吧! 秦剛的眼前,立刻便浮現出劉法這樣的軍漢常見的那種粗魯且猥瑣的笑容。 的確,如今的西軍,關於元佑七年章楶那次打得小梁太后換成士兵服裝才逃脫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小梁太后羞答答地在章老頭子面前更衣才被放行的豔情傳說。 而章經略使的王者再來,是不是意味著這樣的傳說可以再來一次呢? 只是,回到京城的章楶,在被問及需要哪些將領人才時,順勢提出舉薦秦剛隨其西行時,竟被章惇的反手一張牌打得措手不及。 “秦剛得陛下簡拔,於江淮發運司中頗有建樹。之前又有永城與處州大捷之軍功,的確是我朝不可多得的少年文武之全才,臣也認可質夫之意見,可將其調派至西北一線重用。”章惇一段肯定之後,立即一個語氣轉換道,“但我大宋對付西夏,執行的乃是五路壓夏之大略,以令其首尾難顧。眼下呂吉甫所在的鄜延路為此次應對西賊之鋒尖所在,亟需要最得力之將領助之。以臣之見,這秦剛知謀善戰,又有發運司之歷練,安排在鄜延路則更為合適!” “不可!”章楶一聽說想從他這裡搶人就火了,“秦剛乃是老夫苦心所勸而出,章相怎麼一句話就把我推薦的人才,送給了呂吉甫,這樣未免有點吃相不好啊!” “本相只是就事論事,更何況,我等臣子皆是陛下之臣子!何來你的我的之分呢?”章惇語氣雖緩,但卻絲毫不肯相讓。 “秦剛雖是老夫所薦,但畢竟年少,還須得好好引導與點撥。你貿貿然便發派往鄜延路,若是做事做出差錯,可是你來負責?”章楶氣惱之下竟是對其堂兄兼首相毫不客氣。 “章經略,這隻要是人才,放在哪個位置都是一樣能發揮作用的!”蔡京卻在一邊來拱火道,“總不至於只有在章經略麾下才能建功,去了呂經略那就裡就成了擺設吧?” “你……”章楶被蔡京將了一軍,自知有點失言,只能轉頭面對皇帝而言,“秦剛此子熟知用兵之道,更對西軍用兵之略有別樣感悟,其對‘深壘淺攻’之術更是與老臣多有共鳴,如若將其派至涇原路上委以重任,必將為聖上力懲西
《風流大市場主題曲》 第178章 投桃得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