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以打促和 (第1/2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單從傳承與戰績來說,折家算得上是大宋第一將門,而且無論從哪個方面都遠超過種家。 因為種家至此不過三代為將。 而折家,從大宋立國時選擇歸順的折德扆開始,就一直被朝廷特許在府州及麟州地區任知州並領地方兵權,還允許他們可以在兄弟父子間相傳其權,至今已傳承了八任,而算上目前正在章楶手下效命的折可適,已經是第五代成長中的折家將領。 此時正任知府州的折克行便是折可適的伯父。 原本在獲知鄜延大勝的訊息之後,折可適就開始積攢糧草、等待機會,計劃著從河東地區出擊淺攻一兩次,以圖藉機可以適當擴大一下自己在邊境的地盤。 但是,很快就聽說朝廷開始與西夏議和了,所以正為自己出手太慢而在懊悔:因為按以往的朝廷習慣,一旦開始議和,就會堅決約束已方邊將,嚴禁各種軍事行為,否則便以“擅啟邊釁”而追責。 卻想不到突然接到了侄子折可適發來的快信,閱罷不由地大喜,立即邊完成最後的準備、邊向上司彙報了這一情況。 河東路的經略安撫使孫覽原本也想收回元佑年間送還給西夏的葭蘆寨,並想利用那裡的險阻地勢築成一座軍城以保障其黃河以東的地區。 於是,經其批准,折克行便先行出兵渡過了北面的禿尾河,西夏地方在倉猝間只能立即調兵北上以應對,而孫覽則乘機從麟州出兵渡過黃河,在葭蘆寨大敗那裡的西夏守兵,並開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對該寨進行改造築城。 僅僅十五日左右,葭蘆城便建成,此時再來看這河東局勢,立刻就已經不一樣了。 原來的西夏透過銀州向南出橫山,分別威脅著鄜延路的延安府以及河東路的太原府。 神宗期間,時任鄜延路經略使的沈括就開始提議向北築寨以防禦,隨後歷經多年,終於在北面建成了米脂、葭蘆等軍寨,從而將當時的延州與麟州、府州的戰線連成了一片,形成了對西夏東南部的右翼戰略防禦體系。 只可惜,一幫愚昧的舊黨文臣在元佑年間,便直接將這兩座軍寨白白地奉還給了西夏,之前呂惠卿透過淺攻奪回了米脂,今天,孫覽與折克行終於又成功地拿回了葭蘆。 西夏丟了葭蘆寨後,立即氣急敗壞地遣使往涇原路經略安撫司問罪,責問說:現在兩國不是開始議和了嗎?為何這河東路卻又開始出兵攻打我們了呢? 章老經略兩手一攤:“我們的確是開始進行和談了,可是現在這和談不是還沒有談出個結果嗎?既然沒有談出結果,我也就沒法向朝廷彙報,沒去彙報就意味著雙方還沒有正式達成和平的協議,那麼也就是說明,我們還是處於相互的交戰狀態。所以,河東這邊,出現的就是一種區域性區域的軍事摩擦,這也是極其正常的現象嘛!當然了,不僅僅只是河東路,其他任何地方要是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也都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現象!” 話音剛落,直接當著西夏使者的面,便就有軍情彙報人員——當然是特意安排的啦——前來彙報:涇原路兵馬鈐轄王文振襲破沒煙峽寨,大勝!斬敵首三千餘級! 聽了戰報,章老經略便十分“生氣”地訓斥手下:“怎麼著講話呢?沒看見人家使者還在我這裡嗎?以後這樣的訊息,要說是:在沒煙峽寨發生區域性摩擦!我方略微佔到了上風。而且那些個斬首數字非得要喊這麼大聲麼?直接戰報上寫給我不就行了嗎!下去吧!” 轉而再抱有歉意地“安慰”西夏使者:“沒關係沒關係,只要我們兩邊都能夠加快和談的節奏,儘早地簽訂了和平協議,這種摩擦就一定不會再發生了!哎喲!說句實話,我也年紀大了,打不動嘍!” 就在西夏使者瞪大了眼睛的注視下,章經略使居然還當著他的面,連續簽下了多份向北部新修築的軍寨增兵增糧草的軍令,一邊籤一邊還向其抱怨:“所以你要瞧瞧,這隻要一打仗,就要不斷地花錢,我光這麼一會兒,就要簽出去這麼多的軍糧。要是等幾天後,這幫小兔崽子們萬一打贏了,我還要給他們算賬發獎賞的獎金!唉喲,真的是不想打啊!” 西夏使者被氣得七竅生煙地回去了。 戰後的鄜延路已經全部換上了第二代的上弦機。 因為實戰中的上弦機表現出了巨大的優勢,為防止來自西夏方面可能的竊取與偷學,在秦剛督促下,器作院很快就拿出了第二代的上弦機: 第二代的機器不僅進一步提高了上弦的速度與效率,還在機器內分離出來了一個關鍵的可拆卸部件,這個部件在器作院裡就分開來生產,也不與機器主體一起運輸。只會由路帥司隨軍令傳送至各地,指定由守城的主要將官進行單獨保管。 而如果沒有它,上弦機則無法正常運作。而且在危急時候,這個關鍵部件裡還有一個自毀開關,一旦扳動,機器就會自我損毀,上弦機就會成為一堆無法運作的鐵木架子。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
《風流大市場主題曲》 第209章 以打促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