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封贈父母 (第1/2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天後,杭州的官場都知道了秦剛要來兩浙路巡察學政的事宜了。 大宋一朝,雖然對教育相當地重視,但是其行政管理權一直分散在禮部與國子監,地方上雖然各軍州縣均有設立教授,但均只對地方長官負責,一直缺乏一個從朝廷統一進行協調規範的機構,這也就導致了各地的教育興學之事參差不齊,多看地方長官的教育意識與相應支援程度。 提舉天下學政司是蔡京希望為自己積攢政績、博取名聲而提議成立的朝廷機構,而首任提舉該司的學政使,正好又被他順手用來向秦剛示好。 所以,秦剛在兩浙路這裡,還是能夠沾上蔡京一眾黨羽的捧場響應之光,在金宇整理好的兩浙路的官學圖書館之事,執行得都算是相當不錯的。 現知杭州的李琮,字獻甫,早在神宗時,就因主持青苗法功績突出而得到提拔。元佑元年被坐罪貶職,至紹聖時才得入太府卿,此時來知杭州時,身上還兼任著刑部侍郎、寶文閣侍制等職,妥妥的從三品大員。 秦剛便是依禮向他送上拜帖,約好時間專程拜見。 這李琮雖是新黨,但資格甚老,此時又是七十二歲之高齡,無須關心自己的站隊位置。他與秦剛見面,相互官場上的套話、客氣話講了一籮筐,然後便是雙方都引以為傲的青苗法的實施心得相互聊聊,等到時間差不多了,便點湯送客,完美地完成了一次官場社交。 兩浙路各地聞訊而來的各地學政官員,自然會有金宇一一接待,然後湊得人數差不多了,便請得秦剛統一見個面,說說勉勵、肯定的話而已。 到了杭州,秦剛才知道一個新變化,師伯晁補之在被得到貶任處州的詔令之後,帶著家人從亳州出發,不料行到丹陽途中,其母楊氏夫人病歿,立即便奉靈柩還鄉,按時例應在家裡服喪三年。 於是,秦剛便縮短了在兩浙路的各地視察時間,而官場上的走馬觀花,大家都是十分清楚:學政使所到之地,官學課堂裡自然都是窗明几淨,尤其重點介紹,學舍伙房都是每天買的新鮮菜蔬烹製,決不會用預燒好的隔夜菜餚加熱。 而且各地新建圖書館的動作也是極快,“恰巧”前來借書的寒門學子,在學政使面前感動得“熱淚盈眶”,誓將好好讀書,將來報效朝廷。 秦剛一路看破卻也不點破。 繞了一圈之後,便告別了兩浙路官員,由杭州往西北方向直接進入了江南東路的宣州。因為朝廷將張耒再貶至黃州監酒稅的詔令已下,若非新任知宣州的官員有事耽擱,導致張耒目前只能滯留在宣州,秦剛竟也要錯過了這位小師叔。 宣州只是秦剛借道前往江淮東路的途經,所以他換上了便裝,帶著護衛輕身簡從,直接去了張耒的住處。 由於張耒來時便是貶官,安置的宅所自然十分地破舊。屋子沒有院落,推門進去便是正堂,一眼即見坐在裡面的張耒,他在蘇門四學士中雖然年紀最輕,卻是長得大腹便便,時人常說其面似彌勒。 “見過張師叔,弟子秦剛來遲了!”秦剛進去後便立即行弟子禮。 張耒的性格坦然,初見秦剛先是驚喜,隨後便下意識地將身子轉過去,以示不肯受此大禮,並多有責怪地說道:“唉!你避便避了,我等諸人與少遊原本就是已拖累你頗多,爾今何苦偏偏再來尋我呢?快去快去,可別讓監視之人給看到了,於你不好!” “師叔只是貶職在此,何人還敢進行監視?”秦剛一聽便怒,立即轉身吩咐身旁隨從留兩人在屋外警戒,其餘幾人迅速搜尋周圍找出監視之人。 隨後,張耒見屋內只剩自己二人,便安慰秦剛道:“朝中章黨當權,一心要將蘇門眾人盡數打壓至底,此事任是由誰也難以改變的。徐之你能憑一身才學在西北屢建奇功,得蒙聖上提拔,這也算得上是少遊與我等眾人的榮耀。我已去信給諸位師兄,叫他們不得偏聽外人挑撥,不要對徐之你有半分怨言。其餘眾人皆回信贊同,只是少遊……唉!他應該是受到的打擊過大,再則可能也是關心甚切。若是他有怨言,我作為其同門,在這裡給你賠不是了!” 張耒的誠懇令秦剛既有點哭笑不得又深為感動,其實秦觀沒有給他回信,只是因為正在郴州的早已不是其本人。 秦剛見屋外警戒已經完成,便從貼身處取出秦觀的親筆書信,遞給張耒道:“這是老師給文潛師叔的親筆信,請閱之。” 張耒聞之大奇,接過書信一看,便知是秦觀之筆跡,然而從讀到內容開始,他的一張嘴便一直張著,直至看完都忘了合上。 再三看了兩遍,才稍稍緩過神來,又想問秦剛,又不敢開口。 秦剛卻是先作了一個噤聲的手勢,問道:“師叔可曾看仔細記住了?”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後,便接過此信,湊近燈火視其完全燒成灰燼並踩碎於腳下,才對張耒說:“先前我還帶了給無咎師伯的書信,可惜他回鄉服喪,只得暫時作罷。師叔這裡可以細細思量,到底是繼續前往黃州,還是
《風流大市場主題曲》 第231章 封贈父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