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相由心生 (第1/2頁)
林二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爺送來負責侍候的婢女倒也是會講一些漢話,在幫秦剛重梳党項人的髮型時,就發現他的頭髮居然之前也是曾剃過的,這在漢人中是很少見的。 因為看著秦剛一直很和氣的樣子,也就試探著笑說秦剛梳好了這種髮式,算得上是党項人中的俊俏後生,走在大街上,當心會被大膽的女子看中了過來相約表白。 秦剛聽了一笑,卻問道:“如何才能避免呢?” “嘻嘻,客人一定是問反話。”婢女卻有點調皮地說,“只要身邊的侍衛離遠一點,漂亮女子就一定會主動過來的!” 嗯,秦剛點點頭,反過來說那便就是身邊的人多幾點、不要落單的話,就不會被人打擾唄! 次日一早,兩名婢女在送秦剛等人出王府時,在一個轉廊拐彎時特意囑咐了一句:“客人這幾天回來的話,到了這裡須得記得方向。由此處向左才是回客人的院落,切不可向右,向右去的院子住著大遼國來的貴客,王爺也非常重視,客人小心了,莫要起了衝突與誤會。” 秦剛等人點頭說記下了。 吳王府正是西平城中最好的地段,只要走出這條專門的王府大街,便就是熱鬧的街市。 秦剛帶出來的三個人,除了李二鐵以外,另外兩人是從順寧寨裡選拔出來的蕃人,所以在大街上主要靠他們兩人去問答話,秦剛與李二鐵也就只能大概地聽明白對方的意思,直接的對話顯然還是不行。 西平城的繁華雖然難以與中原的城市相比,包括杭州、明州這些城,但是它畢竟地處這西夏國的中心區域,除了附近的山民牧民會將自己的出產的各類毛皮、山貨運來進行交易之外,還吸引了大量沿著過去絲綢之路而來的西域商人,整個商貿環境非常地發達。 當然,最突出、最受歡迎的自然是大量明確標明著來自於大宋的各種豐富的產品,從絲綢布匹、到茶葉百貨,許多店鋪的門口就標寫著大大的“宋貨”漢字,有的夥計則賣力地吆喝著:他們都是從邊境榷場的商人手中拿到的第一手貨,絕對是最良心的價格,最地道的真品。 既然有人大喊自己賣的是真品,則說明肯定會有人賣的是假貨。秦剛就已經看到了兩個路邊臨時擺出來的攤子,上面都是一些西夏本地人所做的仿造品,猛地乍一看,倒是與宋貨有著幾分的相像,稍稍分辨之後,才能找出明顯的區別點。不過,也禁不住這些假貨賣得便宜,還是會有人去買上幾件。 看來造假與買假,放在哪個朝代、哪個地方,都是一樣有著廣闊的市場。 雖然只是小半天的走訪,秦剛基本上印證了自己對於西夏市場的猜想,正是處於遊牧時代向農耕時代轉移的過渡時期。 依賴於黃河水的灌溉,西平府的附近已經積聚了大量耕種的農夫,但恰恰是在這個過渡時期,無論是對於糧食的自給、還是生活用品的需求,包括用來溝通農民與牧民之間的交易都會變得非常地活躍。 這也讓秦剛對於這次的西平府之行在心裡有了底,接下來的事情,就剩下開開眼界了。 如果說,這裡能夠有什麼與環州、保安那裡最明顯區別的話,那就是隨處可見的佛塔,還有從王府走出來後,在這西平城內就看見的第三座佛寺,由此可見党項人對於佛教的尊崇。 街市上的情景都已經看了一圈,秦剛便信步走進了眼前的這座佛寺,它叫“承天寺”,因為在它的門匾上便明白地寫著這三個漢字。 不過進去之後,這佛寺的建築風格還是明顯地受到了藏傳佛教的影響,院中四角都建有那種風格明顯的覆缽式佛塔,體積不大,底座呈十字折角狀,外表覆有磚石並塗上了白灰,塔身看起來都是實心的,並在中間修出圓形的塔心。 當然,寺內的殿堂還是吸收了不少的漢式建築風格。因為,一旦要考慮到能夠容納高大的佛像、並承載僧侶們修行生活的需要時,漢族的建築技術依然還是最先進、最實用的。 最多不過只在磚雕斗拱的彩繪之處,融入一些党項人所偏愛的色彩與花紋罷了。 看過了幾處常見的殿堂之後,便見在這寺院的後部有一面甚高的院牆矗起,牆後隱約可見一座更為雄偉的佛塔,尤其是其頂部的金頂正在熠熠閃光。 秦剛大感興趣,便順牆前尋,未走幾十步,就聽得前面傳來一陣吵鬧聲,竟然說的都是漢話。 原來此處便就是園門了,只是此時緊閉著,在門口一邊置了一張桌子,一名沙彌正在努力地與四個契丹人在解釋理論。 想必應該是契丹人不會講党項話,而沙彌又不會講契丹話,於是兩方便以各自不算熟練卻能夠交流的漢話而爭論,也就被秦剛他們都聽了個明白。 原來幾個契丹人也是想進園觀塔,沙彌卻說,寺中住持有特別的規定,園後的觀音佛塔只見有緣人。而所謂有緣人的判斷標準則是:能否對著出園門一側的一句上聯。 秦剛此時才注意到了這副上聯,寫的是:“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
《風流大市場主題曲》 第224章 相由心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