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0章 名傳大宋,李莫愁入終南山 (第1/2頁)

五月初五發發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擂鼓山一事落幕多時。

在此處的訊息瞬間傳遍了整個大宋江湖。

全真首徒丹陽子馬鈺,聲名鵲起。

雖未見他真正出手,但卻得了整個天山逍遙派的底蘊。

除了劍意破棋局,掌控逍遙派之外。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兩件事:其一是身為全真高徒另外拜師;

其二乃是少欲真人為其護道。

尤其是全真那位不顯山露水的少欲真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雷霆手腕。

不僅僅是一掌滅殺丁春秋,更是一劍破了成名已久的靈智和尚一身金剛修為,還將他殘忍殺害。

而江湖的傳言,卻未曾說是他們出手傷全真丹陽子,反而是說張少欲主動出手

不用想,能夠以如此速度改變江湖口風者,唯有少林!

至於那慕容復,便是直接被人忽略。

但是,身在少林藏經閣的慕容博,卻是憤怒至極,他還在隱忍,誓要殺全真少欲真人而後快。

同樣的,這個訊息也傳回了終南山。

許多人都以為,王重陽會因為當樣子拜師之事大發雷霆。

馬鈺雖然沒有叛離全真,但總歸是犯了忌諱。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重陽,王重陽聽到了非但未曾追究,

只見他面帶微笑,神情自若地對著全真教的眾多弟子諄諄教導道:

“吾輩修道者,最關鍵的就是要讓自己的心境開闊通暢,做到問心無愧,合乎天理。”

“念頭通達,何其重要!”

“作為道門中人,應當擁有超越普通人的豁達和寬容。”

“只有具備寬廣的胸懷,才能夠接近道、領悟道、明白道、最終得到道。”

“丹陽子能夠被那位逍遙派的道友看中,這是他的福緣。”

“而且,即便他改投其他門派拜師學藝,難道他就不再是我全真教的弟子,不再是你們的師兄了嗎?”

“我全真教的門人,只要沒有背叛師門,沒有欺師滅祖,一舉一動都對得起天地良心,沒有做出傷天害理之事。”

“那麼,他們並不是不能再拜別的師父。”

“有些規矩,無論何時何地,都絕不能改變;而有些規矩,在必要的時候,則可以靈活變通。”

“當然!”

“如果遇到那些見利忘義的小人,無論是上天入地,全真教都會與他們鬥爭到底。”

這番教誨,如同一陣狂風,迅速傳遍了整個江湖。

一時間,天下人皆知全真教的決心和態度。

有人聽聞後,不禁冷笑道:“全真教真是傻啊!竟然如此輕易地放過那些敗壞門風之人。”

也有人感嘆道:“全真教果然豁達,能夠以如此寬容的心態對待犯錯之人。”

更有人指責全真教沒有規矩,認為他們應該嚴懲不貸;

而另一些人則稱讚全真教有氣量,懂得寬容和原諒。

還有人擔心全真教會成為別人利用的工具,為他人做嫁衣;

但也有人認為全真教展現出了道門的真修風采,值得敬仰。

面對江湖上的種種流言,全真教並非一無所知。

然而,他們並沒有將這些流言放在心上,而是選擇一笑置之。

正如掌教真人所說:“這本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旁人信不信,看法如何,與全真教又有何關係?

只要不打擾到門人道心堅定、專心修煉,任憑外界如何流言蜚語、洪水滔天,又與我們何干?”

而其他人並不知曉,早在張少欲下山之前,就已經與王重陽進行過深入的交談,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勸說他。

對於這些情況早已瞭然於心的王重陽,又怎麼可能放在心上呢?

此時此刻,在他的內心深處,對於自己的這位師弟充滿著感激之情,絕對沒有絲毫的怨恨之心。

同時,對於自己這位徒弟所經歷的一切,他也是深感欣慰。

實際上,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一直以來都專注於追求道家之道,渴望獲得解脫。

因此,他早就有意將全真教的重任交託給丹陽子。

回到重陽宮後,王重陽也效仿張少欲那樣,開始研讀道藏。

如今的他,彷彿醍醐灌頂一般,豁然開朗。

他不僅看穿了很多事情,心境也隨之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黃蓉懷沒懷孕》 第70章 名傳大宋,李莫愁入終南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