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航路 (第1/2頁)
青玉獅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丁世傑們在太湖邊上遇到的困境,這兩天,關卓凡在衙署內,跟幾位手下晝夜商議,終於拿定了主意。
事情是明擺著的,不收拾了太平軍的太湖水師,則不僅掃蕩蘇南做不到,就連將來打蘇州城,亦會變成很困難的事情。若說是聯絡李朝斌的湘軍水師,但李朝斌一向拿航王唐正財沒辦法,這次同樣也未見得能奏功。既然自己的軒軍水師已經成軍,又何必再捧了金飯碗去討飯?
單論戰力,軒軍的炮艦自然可以橫行,但難題在於,如何把船開進太湖裡面去。
“你看,浦江不是正跟太湖通著麼?”關卓凡自信滿滿,在地圖上比劃著,“汝昌,你的七條船,就從這裡朔江而上,給我攻進太湖裡去!”
“這個……”丁汝昌語塞,把求援的眼色拋給參政錢蘊秋,“老總,好像不通。”
錢蘊秋暗笑,這個丁汝昌,怎麼好說大帥“不通”?
“大人說的不錯,太湖的水系,確實是與浦江連通的,太湖洩洪,八成都是由浦江入海。”錢蘊秋先把關卓凡的面子兜住,才說下面的要點,“只是所連通的,不是幹道,而是七八十條小河,中間還有澱山湖的迴旋,因此大船走不了。”
原來如此。關卓凡知道自己鬧笑話了,卻也不以為意,沉吟道:“這倒麻煩了,未必沒有水路幹道能通進太湖的?”
“自然有的。”錢蘊秋指著地圖上太湖向西延出的一條曲折細線,“京杭大運河。”
顧名思義,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到京師,途經江、浙、魯、直隸等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三千五百里。這是春秋時候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時大幅度擴修。歷朝歷代均加意維護的一條南北水路。
錢蘊秋所說的通往太湖的水路,是運河的南段。
“近年來,揚州以北,通往京師的運河北段,因為維護不得力,缺乏疏浚的緣故。淤塞得厲害,幾乎不能通行。因此連漕糧都改了海運。”他指著地圖,一段一段地說給關卓凡聽,“運河的南段,現在叫做江南運河,又稱官河,在鎮江介面長江,經丹陽、常州、無錫,到達蘇州和吳江縣,與太湖連通。這一段水路,航行無礙。”
雖然航行無礙,但軒軍水師中那兩隻大艦能不能過得去,錢蘊秋就說不上來了。另有一樁不便之處,就是路途遙遠,而且中間的大片地方。都還在太平軍的手裡。
“或許能走得通,”丁汝昌眼望地圖,搓著手說道,“上次我跟老總報過,這兩隻都是明輪炮艦,吃水淺,最大的金臺號。吃水也只有七尺一寸。運河裡畢竟沒有礁石,只要水過八尺,我就敢走!”
然而運河的水是否有八尺,錢蘊秋也說不準,幾個人正在沒主意,旁邊的參政任天柱,提出一個人來。
“大人,河道上有一位督標參將,現在正好在上海交涉公事。他是吳制軍的內弟,想必不會走漏風聲的,何不把他叫來問一問?”
任天柱口中的“吳制軍”,指的是漕運總督吳棠,關卓凡聽了,微微一笑——他對於吳棠,太熟悉了。這個人才具平庸,操守亦不好,然而陰差陽錯之間,與慈禧太后有了極深的淵源,他能出任漕運總督,全靠慈禧的特別提拔。
吳棠已經如此,何況還是他的內弟,也就是小舅子,那能好到哪裡去?就算叫來問一問,也不過聊勝於無罷了。
誰知叫了他來,一見之下,大出意外——吳棠這位姓何的小舅子,舉止穩重得體,先給關卓凡請過安,侍立備詢,凡有所問,無不對答如流,頓時讓關卓凡刮目相看。
“何參將,照你的說法,炮艦過運河,是一定走得通了?”
“是,最淺的錫澄河一段,水深也過八尺。”何參將恭恭敬敬地說,“不過長毛為了防備黃翼升的長江水師進入運河,在兩岸多築有堅壘和炮臺,就算洋人的兵艦不怕,可是先要從上海繞出長江,上朔七百里到鎮江,再從常州、無錫、蘇州,這麼幾百裡水路殺進去,累也累死了。”
他這話,不能說沒有道理,眾人一時都沉默起來。
“大帥,”何參將猶猶豫豫地說,“卑職倒有個小見識,不知當說不當說?”
“怎麼不當說?”關卓凡鼓勵他,“儘管說!只要這一仗打勝了,我按軍功保你!”
“謝謝大帥栽培!”聽說可以按軍功保舉,何參將的眼睛亮了,“卑職的意思是,何不試試望虞河?從這裡走,水路只有百里。”
*
*
藩司衙門大書房裡
《亂清化學家免費閱讀》 第九十六章 航路(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