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佛山飛鴻 (第1/1頁)
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暘道:“此處雨大,咱們去山頂的觀裡再說。” 四人便頂著狂風暴雨,往蘇仙觀裡蹣跚而去。 進了蘇仙觀,顧暘引著徐濯埃和武安承彼此廝見,徐濯埃聽得他是丐幫中人,有意把自己的家世掩了去。 武安承問道:“徒弟不在北國,為何到了此處?” 顧暘便把一兩月來經歷的故事,直到路遇黑衣人,與他挑挑揀揀,簡要說知。 “既如此說,”武安承沉吟道,“你所尋的那黑衣人,並非老夫。那人自北向南,老夫卻是從南往北。” 顧暘道:“正是。身形、體貌也全然不像。弟子方才看見師父同穿黑衣,同牽白馬,故而認錯。看到你手中木杖之時,便知道並非一人了。” 蘇見黎和徐濯埃聽得,紛紛訝然。他們本以為所追之人就是這武安承,誰想不是。 蘇見黎問道:“武長老又為何往南方去?” 武安承道:“這說來話長。老夫久慕一位武林英雄大名,故而千里南下,前往廣東省南海縣,欲一拜會。” 顧暘心知他為著蘇見黎、徐濯埃在此,有意隱瞞箇中曲折。 便是頂破天的武林英雄,若無甚要務,又怎值得從北至南,綿延數千裡,前往廝見?顧暘明白,言外之意,是農舵主派遣他南下,聯絡武林同仁,為興中會革命大業蓄力。 “卻是哪位武林英雄,竟值得武長老跋涉幾千裡?”徐濯埃道。 武安承道:“乃是在廣州府仁安街開設跌打醫館‘寶芝林’的黃飛鴻。” “黃飛鴻?”顧暘、蘇見黎、徐濯埃聽得,齊齊一驚,脫口而出。 顧暘道:“莫不是那‘佛山黃飛鴻’麼?” 武安承道:“正是。” 三人聞之,瞠目結舌,相顧嗟嘆。 徐濯埃把扇子刷地揮開,搖了一搖,笑道:“武長老千裡南下,去見別人,怕是不值得。去見這佛山黃飛鴻,卻是再值得不過了。” 顧暘心中暗喜。自己雖久居深山,亦常聽得師父煙霞子談起此人風采。 想那黃飛鴻幼年學藝,後隨父賣武為生,十二歲之時便以一招“四象標龍棍”擊敗武師鄭大雄,少年成名。後開設武館,又擔任技擊教練,多次以一敵眾,殺退歹徒,救人危難,江湖上廣佈俠聲。“虎鶴雙形拳”“佛山無影腳”兩式絕技,打遍天下無敵手。 父親過世後,黃飛鴻心灰意冷,方才退隱江湖,開辦“寶芝林”,行醫扶困,一去又是十二年。如今年方四十,已身兼武、俠雙名,興中會若能得他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卻聽武安承道:“老夫原本也對這黃飛鴻敬重有加,不想他心高氣傲得很!雖千里而往,未曾一見。” 顧暘奇道:“卻為何不曾謀面?” 武安承道:“老夫到了那寶芝林,本欲拜會,誰想門口有個正挑水澆菜的僕人,跟我說道:‘老兄想必不是來看病的罷?如今先生專心從醫,已不管廣東方外武林之事了,這位老兄請回罷。’” “老夫心想,我從山東南下,奔波二十日,方才到達,怎能因你一言而回?更兼到了那廣州,遍地廣州話,聽不明白,早憋了一肚子火。再者,見他只是個僕人,便徑往門裡走去,有意撩撥他。那僕人也惱了,便把挑水桶的扁擔往我身前一架。” “後來怎樣?”顧暘如聽評書,興趣倍增。 “老夫當時性起,便把那扁擔一掌拍落在地。那僕人抄起牆邊刨菜的鋤頭,便來與我放對。不想只過了一招,便把老夫打倒在地,木杖也震飛到門外去了。” “啊!”顧暘和蘇見黎聽了,齊齊一驚。 徐濯埃不知武安承的功力,但顧暘和蘇見黎是知道的。 他雖只有那一招“玉環步鴛鴦腿”堪稱獨步,但以他總體實力,也絕不至於被一般的江湖高手一招擊敗,而且對方用的甚至還是鋤頭。 顧暘聽得武安承這一番講述,想那黃飛鴻醫館裡一個挑水僕人都有如此功力,黃飛鴻本人的造詣就更不必說了,不禁對這位武學大師神往有加。 武安承又道:“想老夫未與那黃飛鴻謀面,先被他手下一個僕人速敗,還有何面目進見?老夫又想,這多半是那黃飛鴻擺大師架子,教一個高手弟子裝作僕人,考較折辱來人;再加漠視國難,為圖避世隱居,有意指使。似這等故弄玄虛,徒有虛名而已,又何必再與他聯絡!老夫便徑自北迴。” 顧暘道:“師父差了!弟子反而覺得,黃飛鴻前輩這樣做,自有他的道理。” 武安承聽了,眉目間隱現不悅,說道:“依你看卻是為何?”喜歡劍如夕()劍如夕。
《劍如何在手掌上旋轉》 第八十七回 佛山飛鴻(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