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三回 助清滅洋 (第1/2頁)

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暘聽了,停住腳步。 “爾輩無知,如何懷疑顧兄弟?”趙三多叱道,“都與我出去!棟臣,你留下。” 閻書儉聽了,跟幾個弟子面面相覷,退出門去。經過顧暘身邊時,閻書儉還似有意無意地撞了一下他胳膊。 趙三多叫郭棟臣關了門窗,拍拍床邊,笑道:“如何?顧兄弟,坐到此處,放心說。” 顧暘便坐到床邊,笑著說:“前輩忘了些甚麼。” 趙三多道:“甚麼?” 顧暘笑道:“前輩還沒回答我的問題。” “哈哈,我這記性!”趙三多拍了拍腦袋,大笑道,“你小子有性格啊!” 顧暘忙低頭道:“前輩見怪了。” 趙三多道:“想來小兄弟不知,老夫本非這山東省冠縣梨園屯人,而是直隸省威縣沙柳寨人,字祝盛,江湖上人稱趙老祝。自幼好武,梅花拳張如純大師是我師父。” “為這蔣家村教民相爭,官府也難以處置,我那沙柳寨又相隔不遠,這閻書勤等十八人便徑來拜師,求我相助。老夫本痛恨洋人狗官,又豈能坐視不理!便跟他們做將起來。” “只是我這一做,一則事本不關己,二則起事太難,三則地處天子腳下,師叔師兄們怕我這一做,把梅花拳毀了。老夫雖知他們苦心,但這戲既開唱了,又豈有半路停下的理?” “老夫便跟棟臣他們商議了,索性便把這‘梅花拳’改叫‘義和拳’,召集天下義士,打出個太平人間來!既改了名,要毀也是毀我這義和拳,自然毀不得梅花拳了。” 顧暘聽得,拍床大笑道:“好!趙前輩真性情中人!只是為何又叫‘助清滅洋’了?” 趙三多苦笑道:“咱們本來是叫做‘反清復明’,只是這口號老了,今日還有幾個記著大明朝的?” 郭棟臣道:“況且朝廷怕極了這四個字,遇見打這旗號的,必盡剿殺。滿清三百年,紅花會、天地會、白蓮教,都喊著反清復明,早把朝廷嚇破了膽。” 顧暘聽得,點了點頭。 趙三多又道:“洋人佔我中華河山,如今這洋人倒應是第一大仇家,滿清不如排個第二。咱們為著起事順利,只得打起這個‘助清滅洋’旗號,不然連洋鬼子模樣都沒見著,先被些官兵窩裡鬥給收拾了,反而不美。至於推翻朝廷,那卻是趕走洋人的後話了。” 顧暘聽得趙三多這一番話,心中感慨讚歎,但還是有一事未決,沉吟片刻,便道:“只是……趙前輩對這朝廷的官員大臣,又怎麼看?” 趙三多冷笑道:“都是吃民肉、刮民膏的朝廷鷹犬!” 蘇見黎忽然問道:“倘若這個官員不吃民肉,也不刮民膏呢?” 趙三多道:“這樣的好官,實在是少之又少。” 蘇見黎道:“趙前輩差了。前輩心中的官員形象,也只是個籠統模樣。其實如今朝廷,惡官雖多,但好官也不少,只是老百姓們碰不到罷了。” 趙三多正色道:“好官碰不到老百姓,好又何用?” 蘇見黎一愣,登時沉默不語。 趙三多道:“其實本縣之前的知縣何式箴,原也是個好官,但依舊是朝廷叫他往東,他不敢往西。咱們殺死幾個教徒之後,他便辭官了。雖說是害怕咱們,但他不仗勢鎮壓,也屬難得。便是真有姑娘說的這般好官,又如何?還不是聽朝廷的。總不見得人人都如那何式箴,有官不做罷?” 顧暘和蘇見黎被他這番逼問,竟無一言以對。 蘇見黎本還想論證自己的父親是個大好官,轉念一想他已在揮軍前來鎮壓義和拳的路上,當即心虛了。 但自己既然要陪同顧暘,身份早晚兜不住。想到義和拳即將與爹爹刀兵相見,那時自己卻站哪一方?如何是好? 她最初的確覺得義和拳只是一群烏合之眾,難成氣候,但經過這一番瞭解,尤其是看到有趙三多這樣把時勢分析得鞭辟入裡的高人,她對這群起事的平民印象變得並不差。 他們最大的缺點就是隻要是洋人的東西,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毀之,甚至連信天主教的本國人,也殺了幾個。但她也聽進去了趙三多的話,她也相信這都是無奈之舉。 好在自己和父親並沒有站在義和拳的絕對對立面,他們畢竟打著“助清”的旗號。顧大哥問的那些話,便是為了試探趙三多以及整個義和拳,對官府的態度究竟如何。 聽了趙三多的話,蘇見黎有些難過。 事實證明,他們雖嘴上“助清”,但仍然對朝廷懷有敵意。這也不怪他們,畢竟朝廷對他們的敵意更大。 義和拳雖不反朝廷,但不代表朝廷便要接受他們。 只需要一道詔書,地方官員們無論好官狗官,便必須為了鎮壓這群亂民而赴湯蹈火。 “趙前輩。”蘇見黎猶豫許久,終於又開口了,“其實我……我爹爹便是朝廷中人。” 趙三多和郭棟臣聽得,兩張平和的臉默契地在一剎那間凝重起來。 顧暘見她終究還是說了,便把自己那日離開蔣家村、被抓入陽穀縣衙、遇到丐幫、冠縣殺洋人、苦戰三十甲士等事簡要說了一遍,當然,談情說愛和誓書留名這兩件事還

《劍如何在手掌上旋轉》 第五十三回 助清滅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