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 重返桃源 (第1/1頁)
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過半月,已近山東地界。 這一番南下,教三人更加感受出南北方的差異之大。十數日之間,南國草木猶青,溫熱如春,抵了北方之後卻見天空蒼寥,寒風四起。 屈指算來,已入臘月,也難怪處處濃雲壓地,隱有雪意。 只是顧暘的心裡,卻開滿了春花兒。 他本想快些趕到京師,但進了山東省之境,嗅到熟悉的黃土地味道,一股濃烈的故里之思霎時襲捲了他的全身。 他想到自己童年不幸,少年辛苦,如今十八出山,幾經波折之後,居然得以與這樣一位心之所向的官家小姐成親,簡直是夢寐以求,哦不,是夢寐亦難求。 他想到與阿黎成親之後,兩人一馬,仗劍同遊。或許若干年後,還可以帶著他們的孩子,登山,泛舟,賞花,看海。 他想到與阿黎成親之後,或許也不會再在江湖漂泊,或許蘇大人會舉薦他做個什麼官——哦不,該叫岳父大人了。 那時他定然推辭一番,道自己閒雲野鶴,江湖意懶。 他雖痛心山河破碎,清廷腐敗,但倘若推辭不過,便赴任去,倒也不失為一件光宗耀祖的美事。 想到這光宗耀祖,想到爹孃,想到自己不日即將成婚娶妻,顧暘不禁眼眶溼了。 他要把這人生中至神聖至宏大的一件事,在墳前說給爹孃聽。 雖說爹孃的墳裡,不是爹孃。 “阿黎,徐兄,”顧暘道,“如今已到山東,顧某有意回曹州家鄉一趟,拜祭爹孃。” 蘇見黎道:“哥哥,你十月時不是去過麼?” 顧暘朝她一笑,道:“如今不同了,我們要成親了。我要把這件事,告訴他們。” 蘇見黎聽得,雙頰不禁微紅,點了點頭,同時也有些為他傷感。 此時雖臨近桃源鎮,但顧暘想到他與蘇見黎兩人回村裡拜祭爹孃理所應當,徐濯埃的處境卻顯得分外尷尬,拋下他一人在彼又有些無禮無情。 等三人在小鎮上各自置辦了些冬季的衣物,顧暘便跟二人說了,自行回村拜祭,蘇見黎和徐濯埃則在鎮上小做遊賞,同時相候。 顧暘騎馬來到桃源集村口,陰沉的天上點點落下雪來,給蕭索的村莊更增了幾分冷寂的意味。村中仍是不見人煙,一眼望去的鄉間土路分明是黃的,卻黃得發灰。 他牽著馬走到兩個月前跟鄰村老漢一起搭就的墳旁,把馬拴了,跪倒在地。 雖說墳底也只是些瓦片殘塵,但他也權且把它們當做爹孃了,畢竟,人死後,誰還比這些物事高貴了呢? 再者,十年過去,爹孃早已屍骨無存。 他磕了幾個頭,在心裡悄悄把成婚之事告訴了天外的爹孃。 飽經磨難的他已哭不出來,瞧著那墳頭,淡淡地笑了。 忽然,他注意到那墳頭平整而圓滑,似是被人打理過。他分明記得當時他跟老漢堆墳子時,堆得還是蠻粗糙的。 滴滴雪點輕打進墳頭的沙草,顧暘一愣:“難道是風雪所致?” 可這形狀明明像是出自人的手筆,再者,雪點的塑形是一點一點交錯不均的,與他所看到的光滑平整大不相同。 難道有人來村裡住了? 可是又為什麼要動他建的墳? 忽聽得身後窸窣作響,顧暘一躍而起,轉身握劍在手。 只見亂雪之間,枯白的草叢裡,怯生生立著一個少女,手裡挎著個竹籃,垂著兩根細美的麻花辮,小米黃的頭巾,粉花花的襖子,似水青的褲子,似銀灰的布鞋。 縱然衣裝簡樸,仍難掩她身材之豐瘦有致,秀麗之不可方物。 她正慌張地望著顧暘,雖是裝束變易巨大,臉上也多了幾分憔悴,但顧暘仍認出她來,是伏蘋。喜歡劍如夕()劍如夕。
《劍如何在手掌上旋轉》 第九十九回 重返桃源(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