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來,這是向文寫給父母的一封信。

父母大人尊鑑:

恕兒不孝,不告而別,感謝二老養育之恩。所提親事讓兒十分為難,思來想去,實難從命。國難當頭,兒此去為國盡忠,上報中華吾國,下報雙親厚恩。待有著落之時,容兒細細稟報。不孝兒向文叩拜。

寥寥數語,卻個個如雷擊頂,三爺反覆看了幾遍,又氣又急,眼前陣陣發昏。

忽然覺得旁邊有人搖搖晃晃,定睛一看,卻是夫人站立不住。

此刻,誰都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很多年。

從八年抗日戰爭,到內戰硝煙散去,全國解放,那麼多年,父與子,母與子,相隔天涯。

一個決定,改變了一個人一生的軌跡。

一次出走,讓喬家出了個不孝子,讓喬老爺名譽掃地。

一很長時間,喬老爺關門謝客,不見外人,喬夫人多次登上顏家的門,賠罪抱歉。

原本期待中的才子佳人,郎才女貌,變成了雞飛蛋打,冤冤相報。

誰都沒想到,這次逃婚的雙方主角,有一天,竟然還會相逢,並且演出了一段出人意外,又令人心酸落淚的戲。

喬向文究竟去了哪裡,面對戰火紛飛的亂世,滿腔熱血的他走了一條怎麼樣的不同尋常路?被“拋棄”的顏青青又是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驚變呢?()

第四章路見不平

第四章路見不平

“快跑啊,小鬼子來了,飛機加大炮,**見了就跑。”

“小鬼子專門強姦大姑娘,女孩子快躲起來”

“小鬼子是妖精變得,專門挑嬰兒的心生吃”

。。。。。。

鬱悶吧,當年,咱父老鄉親就這樣的,沒文化,沒見識,但樸素的民族感情,比現在的童鞋們強多了。

說起“9·18”,那是中國人的國恥日,受領於蔣委員長的不抵抗政策,少帥張學良戴著當時國民革命軍副總司令的頭銜,只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把他老子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東三省,拱手相讓給了日本關東軍,之後在全國人民的一片罵聲和老蔣的軟硬兼施之下,悻悻然遠走歐美,名曰散心,實則躲避輿論的譴責。

要不是後來把延安讓給了無處覓身的紅軍,要不是和**一起關了老蔣,玩了個西安事變,歷史,絕不會如此評價這個張家大少。

面對外寇入侵,太不給力了,江湖看過各種資料,你還真的不要把所有責任都往老蔣身上推。

日本方面繼而雙管齊下,一方面以武力對中華步步緊逼,一方面還開展所謂的“華北自治”。

1935年7月6日,老蔣派何應欽與日本天津駐屯軍的梅津美治郎簽訂了一個《丟死人的《何梅協定》,那內容太坑爹了:

取消河北境內的國民黨組織!

撤出河北境內的中央軍!

取締一切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

但僅有此,還遠遠不能滿足日本軍國主義的胃口。

小鬼子精心策劃,最終於1937年7月7日,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那天下午,日軍駐豐臺的第8中隊在中隊長清水的指揮下,於永定河東岸的龍王廟東面進行演習。演習地距離盧溝橋中國守軍的營房僅1000多米。

11時許,日軍稱演習時一士兵離隊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

在城外演習的日軍怎會丟失在城內呢?這顯然是故意挑釁。

日軍的要求遭到中國駐軍拒絕,日軍隨即把宛平縣城包圍起來,並開槍示威,之後該大隊出動500餘人,帶著6門大炮,發起進攻。

震驚中外的“7。7”事變全面爆發,八年抗戰正式開始。

由於日本軍國主義蓄謀已久,也由於其國力強盛,武器裝備先進,而國民黨軍隊長期以來軍心渙散,裝備低劣,中央軍與地方軍各自為戰,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下,雖然也先後湧現了一批頑強抵抗的孤膽將軍、抗日名將,如佟麟閣、趙登禹、吉星文等,但華北還是在日軍的進攻下,不斷淪陷,大同,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

日本的對華侵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慨,國難當頭,以中國**為首倡議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漸漸成形。

中國**的地位,完全是自己幹出來的,鬥爭爭取來的,老百姓擁護出來的。

在1921年成立初期,在第一次國共合作,在“4。12”之後,在“8。7‘會議決定武裝奪取政權後,在五次

《北上南下的兩列火車》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