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沙山 (第1/2頁)
過留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彥被頭頂上的焦陽烤得頭痛欲裂,臉上大汗淋漓,嘴唇乾裂出好幾個血口子,他拿溼巾擦了擦嘴,又小心抿了一口水。從沙山上下來轉身往山谷裡走去。
往回走的途中,孫彥就感覺腳下的鹽鹼地有些不大對頭,每一腳踩上去都會發出咯咯的聲音,好像沒有出來時那麼堅硬了。
孫彥心說奇怪,難道要裂開?他就這麼一想,果然下一腳踩上去地面就咔嚓一聲,他一愣神,雙腿突然就陷進了鹽鹼地裡。低頭一看腳下的鹽鹼殼全碎了,裡面竟然是黑色的淤泥!
孫彥大駭,才意識到這層鹽鹼地竟然是沒幹透的,只有薄薄的幾公分厚!
他趕忙抬頭往前看了看,發現前方沒有鈴木車,果然是進錯了山谷。
暗罵了一聲,孫彥又立即轉身,他深一腳淺一腳踩在淤泥裡,每一步都走的很艱難,淤泥很厚,裡面竟然還長著新鮮的紅色蘆葦草,一大簇一大簇的,都很茂盛。不過幸虧有草,不然就陷進去了。
爬出淤泥,孫彥開始往回走,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卻並沒有找到鈴木,而是不停的在幾個山谷之間迂迴。他有些慌了,開始努力回憶之前從山谷走出來的那條路,但發現這裡的每一條路每一個沙山幾乎都一樣,根本沒有辦法區別。
孫彥的腦袋轟的一聲,竟然真應了小汪的話,這麼簡單就迷路了?轉來轉去他又回到了剛才的那個山谷中,腳下是被他踩碎的鹽鹼地,紅色的蘆葦草在淤泥裡顯得異常刺眼。
孫彥臉色慘白如紙,他就地坐了下來,想讓自己喘口氣。天上的雲一縷一縷的,陽光依舊那麼強烈,但他已經完全感覺不到熱了,身上竟然有些發寒。他把槍從脖子上拿下來,放到腳邊。又從包裡掏出一個油桃,是之前從烏魯木齊捎過來的,一直沒捨得吃,這東西是用塑膠袋包好放到包裡的,表面竟然還沾著一層沙子。孫彥胡亂的用手擦了兩下,大口大口的啃起來。
吃得時候就注意到腳邊的沙子裡有一撮紅色,剛開始沒在意,後來用腳後跟碾了碾發現挺堅硬的,便將沙子往旁邊拾了拾,見裡面露一出一個圓形的東西來,仔細一看,竟是一個陶罐。
這個陶罐是底朝上倒扣在土裡的,罐子底有一個方形小孔,用木塞子堵著。孔的周圍歪歪扭扭刻著一些,孫彥一眼便識了出來,這是佉盧文!
再一次看到這些文字,孫彥心裡明顯有些激動,更沒想到這種遠離遺址的地方會有掩埋的文物。
他趕忙從包裡拿出一把摺疊鏟,順著陶罐的邊緣往外剷土,不一會兒便從沙子裡露出一個40厘米左右的紅色陶罐,罐子拿不出來,因為罐身捆紮著很粗的麻繩,好像和沙子裡的其他東西捆在一起。孫彥又拿鏟子往旁邊鏟了幾下,發現這罐子周圍竟然還有四五個同樣大小的陶罐,使勁往外扯了扯,根本拽不動,只能勉強將罐身扭正。而且罐子很沉,不知裡面裝了什麼東西,罐口裹著一層厚厚的浸油抹布,湊近一聞有一股腥臭味。
孫彥趴在地上瞅了瞅,發現這罐子上刻著一個誇張的人物像,頭大身小,而且是個女人,身上穿著奇特的古代服飾,從面目特徵上看好像不是亞洲人,目深鼻高,一頭的捲髮,臉部特意刻白,大眼一看更像是印歐人種。
印歐人種?這是孫彥突然想到的一個詞,記得以前偷看孫啟翔的工作文案,一篇文章是關於樓蘭民族的爭議,上面就提到過樓蘭人是“漂泊東方的印歐人古部落”,他們從遙遠的古代就居住在樓蘭了,這個民族雖然有屬於自己的官方文字“佉盧文”,但他們使用的語言卻是一種印歐語系的語言,學術界稱作‘吐火羅語’,也可稱為他們的方言。
孫彥又移到罐子後面瞧了瞧,發現後面就全部是佉盧文了,個頭就螞蟻那麼大,寫的什麼都看不清楚,索性就放棄了。
接下來就是罐子裡面的內容了。這麼多罐子埋在這種鳥不拉屎的鬼地方,裡面應該不會是醃鹹菜。孫彥拿出刀子將浸油抹布割了一個小口,頓時就從裡面衝出一股難聞的刺鼻味道,像什麼東西壞掉了,孫彥捂著鼻子將身子向後一仰,心說:這不就是福爾馬林的臭味嗎?!
福爾馬林是甲醛的稀釋液,一般用來浸泡屍體,能起到防腐的作用。但令孫彥沒想到的是這種沙漠裡掩埋的密封小罐裡竟然裝著這種溶液,難道也儲存著什麼?
他探頭從小孔往裡瞧了瞧,發現裡面盛著的液體已經到了罐口,溶液中確實泡著東西,但黑乎乎的,看不清楚。
心覺奇怪,便拿著刀子將油布一點點的割開,口子一大,裡面的味道就全部跑出來了,燻得孫彥直
《羅布泊雙魚玉佩事件》 第五十七章 沙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