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十八章 龍城雅丹 (第1/2頁)

過留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龍城(白龍堆)雅丹是羅布泊三大雅丹群之一,這裡是第四紀湖積層抬升形成的礫質土丘地貌,由於水蝕和風蝕作用,形成東北至西南走向的長條狀土丘群,綿亙近百公里。這些地貌主要是在灰白砂泥夾石膏層的基礎上發育而成,土丘一般高10至20米,延伸很長且有彎曲,一般長200至500米,甚至更有達幾千米的。而且土堆上都覆蓋著一層白色的鹽鹼土層,有的就是一層很厚的晶鹽,在清晨的陽光映照下,條條長龍反射出燦爛的銀光,甚至匍匐蠕動,所以便有了白龍堆這個名字。

這裡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一直到唐代仍有商賈從這裡經過,在白龍堆東北部遠遠的戈壁灘上,有一條依稀可辨的古道痕跡,寬約60厘米,成南北方向,屬當年駱駝、馬隊走出的絲綢古道,在那裡可以拾到古錢幣、鐵器、布帛絲絹殘片等等。

左右看看,四周荒無人煙,連探險隊的一點蹤跡也沒有,才記起現在是6月份,而一般6到8月份是根本沒有人踏足這裡的。實際上龍城雅丹到今天仍是一處危險的無人區,由於環境惡劣,人在這裡遇上沙暴一般都會被困住,不是餓死就是渴死。

而這裡之所以被稱為“最神秘”,是因為極少有人見過它的真貌,當你進來時死亡已經無聲無息跟在了你的身後。

之後幾人又在另一個十米深的壕溝裡發現了一具男屍和一匹駱駝,屍體的身份是一個姓張的技工,肖大唇雖然沒和他說過話,但在所裡打過幾次照面,也算是半個熟人,看到他硬邦邦的身體斜插在浮土裡,一臉膽喪魂驚的表情,肖大唇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第二個了...

繼續往前找,巴吐爾下了駱駝,蹲下身觀察著地面上留下的細微的痕跡。因為扎木之前並沒有說薛刈的隊伍在遇上沙暴的時候已經進到龍城什麼區域了,而那麼大的風暴極有可能把屍體捲到很遠,所以在這之前必須找到車子當晚行進的路線,才有可能找到更多的人。而巴吐爾理所應當成了“探路先鋒”,他是沙漠好手,自有一套探路的“獨門秘籍”。首先觀察車子在地面上留下的車痕印記,被車輛壓過的車痕印一般比別處的地面堅硬,拂去狂風留下的鬆軟塵土,便可見到隱約可辨的痕跡。

再一個是靠嗅覺,巴吐爾的鼻子可能比狗還靈敏,車輪壓裂的沙石層會露出一點土層,他可以藉此分辨新鮮泥土的味道。

這樣的找路方法,難度非常高而且慢,大家走走停停,巴吐爾時常撅著屁股趴在地上半天,這樣持續了五個多小時,下午18時他終於找到些眉目了,然而此時天又大變,西邊的天空捲過來一層厚厚的灰雲,霎時間狂風大作,天地間已無顏色。老馬知道不能再貿然前進了,只好匆匆找到一處破牆避風。

大家將駱駝拴在了牆壁上,隨後都蹲在牆根處,等待黑色的風暴來臨,不過這一次好像並沒有那麼嚴重,風漸大但不至於把牆給吹倒。

這地方一起風,黃沙遮天蔽日,怪影迷離,風在“城”中盤旋狂嘯,發出淒厲的怪叫聲,有如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這倒讓肖大唇一下想起,白龍堆在歷史書籍上常被提及有鬼怪出沒,這些怪叫聲不知是不是冤魂哀嚎。

但此刻他只希望大風能儘快停止,他們好繼續上路,可是巴吐爾和老杜兩人精神極度不佳,老馬看看天說:“算了,這風一時半會兒也停不了,就在這牆根下休息一晚吧,明天天一亮我們再走。”

第二天一早,風已停,大家尋著巴吐爾找到的路線前進,半個小時後,就在一個一米高的碎石堆中發現了和扎木同來的礦工李忠奎的屍體。這具屍體是端坐在碎石堆上的,腦袋低著,雙腳岔開,石堆下還有一隻被沙子掩埋了一半的死駱駝。

李忠奎脖子上掛著一頂草帽,半長的頭髮遮住了一半臉,左手邊一個鼓囊囊的揹包,從包的側邊露出一個銀晃晃的東西。走進一看,那是一把軍用刀,刀上沾著血,而李忠奎正用左手握住它。

老馬看見屍體,鼻子一酸,差點就流出淚來,他仰起脖子,兩眼瞪著天想讓自己平復下來。

而衛曉這小子一激動直接衝上石堆,接著就要動李忠奎的屍體,巴吐爾見狀兩步跨了上去,從後方使勁抓了他一把,叫道:“小夥子,先等等!”

衛曉腳下一個趔趄差點摔下石堆,兩眼通紅的回頭問:“怎麼了?”

巴吐爾皺皺眉頭,捏著他的脖子又把他往後拽了拽,說:“這夥計死得不對勁兒啊,你看他的手。”

衛曉滿臉狐疑,有些不耐煩地低頭看去,這才發現李忠奎握著刀柄的左手是黑紫色的,再定

《羅布泊雙魚玉佩事件》 第七十八章 龍城雅丹(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