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腦鍆放員呋褂懈魴〉愕姆盤攔薜奈恢茫�梢越枳怕�諾娜榷茸齙闥�賜牖蛘哽欄鎏朗裁吹模�呈智辛肆礁齜�眩�急趕錄Φ懊娉裕�逋炅礁讎�����肆礁鎏麓膳韜脫欄籽浪ⅲ�土嫋艘桓讎��俊⒁話巡說丁⒐�⒁惶撞途咴諭餉媯�漵嗟娜�渴戰�絲佔洹�

都弄好了以後,就仔細的收拾起了屋子,桌上什麼都沒有,拿了個順手收的破瓷碗,點了根蠟燭,在土炕和貼著的牆上鋪了些報紙,又墊了張草蓆,放好鋪蓋。

這邊的炕裡面是不燒柴禾的,打掃乾淨,暫時把一些行李和用品都塞在了下面,再看看就是窗戶了,準確地說應該是個洞口,大刺刺敞在那兒,連個窗紙也沒有,這晚上睡覺怎麼辦?仔細琢磨了下,前世存物資時,也收了點常用工具,分別在窗洞正上方、側上方還有正下方各訂了四個釘子,然後找了塊大小合適的鐵皮用鐵絲掛上了,平時不用就掀起來,晚上睡覺就放下勾上,這樣也有好處,裡面在做什麼至少不像窗紙那樣什麼都能透出來。

漱洗完靠在床上,拿著工分薄翻了翻,馬康莊有六十多戶人家,其中馬姓人最多,現有莊子裡輩分最高的是西字輩,都是些太爺太奶之類的長輩,平時不是大事不太出來走動了,還有子字輩、振字輩和連字輩是現在的勞動主力,老中青三代。

除了姓馬的,崔姓、王姓也還算人多,剩下的都是些零碎的小姓組成。

今天一天跑下來,感覺大多數莊戶都有農民的憨厚和好客,只有幾家人看著比較刺頭,裡面就有崔同勇的老婆喚做三嫂,登記情況時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好在小梅在場,總算是順利錄完了,盧秀貞認為她對自己不友好可能是因為自己頂了她男人工的關係,畢竟做記工員是個肥差,工分穩拿不說,還有很多機會接觸公社的領導,這在莊戶人家眼裡是件挺值得炫耀的事情。

這種人際處理只能等待天長日久慢慢改善了,俗話說日久見人心,自己在這隻要謹慎、低調的幹著,時間長了總能慢慢融入當地。

第4章 今雨新知

隨著馬振東哨音一響,整個生產隊的男女老少就得按照頭一天收工時隊長佈置好的勞動任務去上今天的工。

每天上午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可以讓大家抽抽菸、喝喝茶,下午收工前一小時,隊長和記工員就得開始對今天的勞作進行記分了。

莊子裡的青年壯勞力一天是10個工分,6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婦女算是半勞力,勞動一天是7個工分,小孩子尤其是13歲以下的,勞動一天的工分多少隻能是看隊長怎麼判斷了。

馬隊長告訴盧秀貞,馬康莊這邊因為種植的作物比較駁雜,所以並不是像其他生產隊那樣年終兌現。除了小麥因為種的少,所以一年分一次外,屬於什麼糧食收上來了就分配什麼糧食,今天水稻收穫了,那麼就把水稻分掉,紅薯又收了,那就分紅薯,現收現分!這就是為什麼換了三次人,帳卻總是記不清的原因。

盧秀貞要做的就是把每個人每天工分多少計算好,等分配物資時把每個家庭領走的糧食啊柴火啊明細都記清楚。

等年底冬天的時候,再根據整個莊的總收入(這一年所有的物資都摺合成人民幣)除掉莊裡的工分數,這樣算出來一個工(10分)多少錢,(一般是2角…5角,高的有5角…8角,這種條件的生產隊沒有幾個),這樣一個家庭一年下來的工分收入減掉他們家今年領走的物資款項就是他們一家的年底應該分到的現金數。

回到隊裡的辦公室,先把1月…3月初的爛賬單獨做了一個小冊子,把資料和人名用表格形式做好明細後打算找隊長和崔同勇到時再簽名確認下,這樣省得時間拖長了有些事算不清楚,另外把從她到崗後的新表格也都得做好。

橫項全是出工內容、每個大類又單獨做在了一張上,譬如第一張田務大類裡就分了種黃豆、種水稻、種紅芋、種青菜等等;養殖裡面又分了養豬、養雞、養羊;

數列裡以馬姓、崔姓、王姓這樣劃分大類,然後以家庭的小類區分出來,列明男、女、小孩、老人這些細則。

現下除了過年前和下大雪、下大雨這種日子才休息,平時大家都忙著掙工分也沒人閒著,所以按照一週七天就在底下加了個工分的小計,希望以後核帳發現錯處時能夠好找些。

表格簡單,謄人名什麼的也就是重複性工作,可惜無碳複寫紙得八十年代才在華夏應用,所以只能認命寫。

嘴皮子動動快,整理的差不多了也放工了,盧秀貞趕緊拿著工分簿跑到打麥場,拿出簿子聽著隊

《這一代人唯一的價值觀就是賺錢》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