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頁)
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佐哥兒,你臉怎地黑成這樣?”羅振權看到徐元佐的時候不由一驚。
徐元佐下意識地抹了一把臉,道:“該繳秋糧了,咱們得做好準備。”
“咱們還要繳什麼糧稅啊。”羅振權笑了起來:“仁壽堂不就是咱們家開的麼?”
“咱們不繳,別家就要多繳,你樂意麼?”徐元佐沒好氣道。
羅振權自己的銀子都拿去買了地,臉上頗有些不情願:“也罷,一切聽佐哥兒的,該繳多少?”
徐元佐心情不佳,此刻不禁有些暴躁:“你這人,能動點腦子麼……仁壽堂是咱們開的,繳什麼稅!”
——你這到底是繳還是不繳呢?
羅振權不由無語。
“咱們不繳稅,人家就得多繳,那豈不是很不樂意?”羅振權將剛才徐元佐的話還了回去。
“叫甘成澤擴充隊伍,加強操練,凡是不樂意多繳的,打到他們樂意為止。”
“……”
*
*(未完待續……)
PS:求各種支援~!
二五一 開徵
傳說——
有人向他信仰的神靈禱告:“我的神啊,我有七個孩子,房子裡連轉身的都困難,請給我一座大房子吧。”
他的神說:“你先將羊群趕進去一起住七天。”
此人雖然不解,但還是照做了。
那真是地獄一般的七天,總算熬完之後,此人再次禱告:“神啊,我已經照辦了,請給我一座大房子吧。”
神說:“你把羊群趕出去,過兩天再說。”
此人照辦。
兩天後,他喜滋滋地對神禱告說:“神啊!一下子就覺得寬敞了呢!”
……
……
徐元佐在跟仁壽堂董事們開會的時候,莫名其妙地就想到了這個故事。他的角色正是那個有七個孩子,還跟羊群住了七天的倒黴蛋。
看著一眾董事聽說要納稅的蛋疼嘴臉,徐元佐真想好好跟他們掰扯一下什麼叫百分之三到五、最高可以收到二十的企業營業稅。
或者談談法定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五的企業所得稅,即便微小企業也要繳百分之二十。
當然,更不能忘記還有城建、土地增值、教育、印花、房產等等附加稅和小稅種。
要是再算上員工社保的企業繳納部分,一家企業實際承擔的稅費負擔,著實令老闆頭痛心痛肉痛。
這樣比較下來,明朝商人實在是太幸福了。
從洪武立國開始,數十年間一直在裁撤稅務機關,最終將商稅定在了三十稅一,禁止苛徵多收,年經營額度小於四十兩銀子的微小企業免稅。而全國收過路費的鈔關,一共只有十七個。再加上大力打擊牙行。洪武大帝簡直是在不遺餘力地扶持工商業。
從洪武至如今隆慶三年,唯一加徵的稅種就是門攤稅和市舶稅。不過這兩個稅的執行之弱,額度之低,置廢不定,基本也是可以忽略不計。
就一個百分之三點三三的營業稅,這幫大商賈還不願意繳納。足以見證人心貪婪了。
“鄉梓公用,我等皆是勞心勞力,毫不吝嗇,如今再議繳稅,讓人有些難以立時接受啊。”胡琛朝徐元佐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努力不叫氣氛過於凝重。
董事會里的人都知道,袁正淳就是個泥菩薩,廟裡的事都由住持徐元佐說了算。
果不其然,袁正淳目光渙散。好像在沉思,好像在打盹。
徐元佐咧嘴笑了笑,道:“非但如此。平日裡扶持義學,接濟貧弱,出錢剿匪防寇,大家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
胡琛鬆口了氣,卻沒盡數松完。
“但是……諸位誰敢說一句:咱們可以用不著朝廷了?”徐元佐臉色一正。
雖然大家心裡都覺得朝廷是個累贅,但是無父無君這般顛覆世人價值觀的話。終究不要說出來的好。商人最好是躲在暗處悶聲發大財,風口浪尖可不是個妥當位置。
“看。既然咱們還需要朝廷,那多少就得給他們點面子,繳些稅。”徐元佐頓了頓,又道:“何況咱們其實是繳而不納。諸位請想想看,當初仁壽堂不也收規費麼?收了規費之後,難道還給諸位分紅?如今咱們把‘規費’兩字換成了‘國稅’。然後又作為分紅,再回到諸位手裡,其實是連規費都省了呀。”
一位泗涇的董事忍不住出口問道:“敬璉兄,在下越聽越有些奇怪……如果是這樣,那交給
《大明金屬銷售》 第11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