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30章 黃花風鈴談曙光 (第1/2頁)

柳岸花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力青沒有和熊白洲接觸的時候,的確只是看在程捷安的面子上才願意見一見名不起經傳的愛聲電子。

那時目的很簡單:

一是為老同事撐撐面子,希望能夠對程捷安頗為倒黴的職業生涯有促進和幫助;

二是有時候接觸一些基層電子產品生產工廠能夠更加全面的瞭解市場需求。

現在的愛聲電子的確算是角落裡的醜小鴨,至少和高通這種動輒百萬美元的生意往來幾乎可以忽略。

如果,同時也能夠忽略周美電器和熊白洲的話。

周美電器在粵東的影響力無需多言,高通的主要業務是新型通訊傳導方式的升級、研發半導體晶片、提供相關技術維護服務等等。

高通成立之初的定位就很明確,鑽研技術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所以這個公司很少生產具體的電子產品,管理層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和人力資源的一種表現。

生產完全可以丟給某些發展中國家代工,那邊的勞動力比較廉價,高通只要賺取大額的技術服務和專利費用。

不過,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任何一項業務只要鑽研掌握到極致,也同樣可以是強大而稀缺的競爭力。

周美電器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周美電器暫時幾乎沒有領先的技術研究和產品,但就是依靠貼心的服務和宏偉的營銷策略,成為華南地區電器產品的終端連鎖銷售渠道。

高通和周美,如果僅僅從商業形式來評判,一個用頂級的技術服務佔據份額,一個靠龐大的銷售渠道控制市場,在產業鏈也是一個在頂端,一個在終端,但目的和野心都是非常相似。

不過,高通的客戶裡有大量電器生產商,有時候從合作伙伴的嘴裡經常能聽到“周美電器”這個字眼,而且高通大中華地區的總裁也在會議上多次提到周美電器,顯得非常重視。

此外,還有這個眼神深邃又富有人格魅力的年輕老闆。

熊白洲正在車上勸慰劉大祥,“六尺巷”的故事沈力青也聽說過,“讓他三尺又何妨”更是流傳百多年的經典教育名句。

不過讓沈力青難以相信的是,熊白洲如此年輕,事業又非常成功,可是日常生活裡卻是寬容大度,縱然面對別人頤指氣使的行為。

這種心胸氣度大概就是周美電器發展迅速的原因吧。

周美電器如果只鑽研市場渠道,高通其實都沒有太多機會和周美電器合作,不過現在看來周美的掌舵人並不多打算寓居一隅,愛聲電子就是他踏出的第一步。

沈力青有點興奮和擔憂,興奮的是愛聲電子必然有合作的傾向,那合同裡的有些條款就可以捎帶上週美電器;擔憂的是渠道和產品這兩塊都被同一個人掌握,必然會對高通的市場產生影響。

“這裡要算郊區,鄉野地方,希望沈經理不要嫌棄。”愛聲電子廠的門口,熊白洲下車後主動為沈力青開啟車門。

“我到覺得這裡的環境很好,樹林成蔭,但交通又很方便。”沈力青客氣道。

趙夜明的確為曙光『藥』業挑了一個好地方,也可以說是刻意而為,趙夜明肯定早知道番禺的規劃裡將有一條公路從這裡經過。

曙光今天似乎也有不少客人,熊白洲經過門口時看到好幾輛車,行政辦公樓門前還站了一大群人。

“看樣那些『藥』方在趙夜明手中開始發揮作用了。”

現在曙光還在對『藥』方的價值進行評估階段,這個時候熊白洲也沒有太大空間進行發揮,只能耐心的等待結果。

曙光『藥』廠和愛聲電子本來就是一塊,只是被熊白洲要去了一半,而且在中間隔出一道牆。

只不過挨的太近,兩邊可以說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愛聲電子的工程建設經常影響到曙光『藥』業,不過趙夜明一來打算放棄保健品,這對曙光來說其實就相當於推倒重建,另外趙夜明本人也是愛聲vcd的股東,所以勉強還能忍受,只是今天有許多中醫『藥』方面的專家學者過來評審,工地聲音就顯得很嘈雜。

趙夜明把接待工作交給辦公室主任,準備過去讓愛聲電子暫停休息一天,沒想到正好碰上了熊白洲帶著沈力青四處參觀。

“原來還想找你過來,不過又知道你很忙,既然你也在這裡那就過去一起聽聽。”趙夜明容光煥發,迫切的想和熊白洲分享好訊息。

其實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尤其楊奇善臨死前送出的那張牛皮紙,熊白洲估計上面記錄的實用價值應該更高。

《大時代1994無刪減txt電子書下載》 第230章 黃花風鈴談曙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