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歷史的謬誤 (第1/10頁)
李四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走到這裡還沒有看到能夠完成此行任務的一點跡象,廊道為什麼在這裡轉向了上面一層?南側的漏點究竟在哪?焦急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有走過前面廊道的經驗,幾人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前行數步,耳機裡傳來駱敏的聲音:“你們過來吧。”
尚冬疾步走到駱敏身邊,只見廊道兩側又有了新的發現。兩排巨大的“書架”緊貼廊道邊壁而立,頂高几近廊道頂端,“書架”兩側各立有與前相似的木刻人偶,共4個,個個低首垂目,躬身而立,只是服飾、髮飾有所不同。
羅剛和徐洪林也跟了過來,同時手電光掃到的“書架”上,只見書架長約8米,深約1米,共4層,每層間都架滿木簡、竹簡、木牘、書函幾無空隙、“書架”造型簡潔,不雕不飾,穩健厚重,結構橫平豎直,材質略有反光似乎是青銅。
尚冬顧不得許多,徑直走向其中一個木刻人偶,小心托住腰間玉牌在燈光下細看,只見玉牌正面刻有“尚書僕射”四個字,背後飾有一羽長尾鳥。
徐洪林問:“秦始皇的圖書館?”
尚冬沒有回答,急切切走到右側一個碼滿木質書函的“書架”前,取出毛刷拂去其中一個書函上的浮塵,書函正中隱約能辨識出三個墨書秦隸“顧輿圖”。他輕輕抽出涵蓋看後又輕輕合上,又用毛刷拂去緊鄰一個木函的浮塵,這次是四個墨書漢隸“中山輿圖”,尚冬又輕輕開啟看了看,之後他又看過三個木函。
駱敏也急問:“尚老師,這是……?”
尚冬仍沒有作答,只是步伐加快又走到對側的一個堆滿竹簡的“書架”前拂塵探查,毛刷過處,竹簡卷首顯現三個字——“刑名令”,尚冬動作很快,又拂去另一卷竹簡浮塵——“楚律”……直到他走到了最後一列“書架”。
七八分鐘後,就在羅剛等不及正要開口時尚冬終於脫下手套輕呼一口氣,對著幾人說:“小徐說的沒錯,這是秦始皇的私人圖書館,但應該只是一小部分”
徐洪林急切地說:“冬哥,什麼情況?”
尚冬難掩激動,稍微平復了一下心緒後用儘量平靜的口氣說:“這書架上都是除秦以外諸國律法、地圖和政令。”
羅剛問:“沒有秦的?”
“沒有。”
“那就是其他六國的?”
“比六國還要多。”
徐洪林問:“跟秦同時期的不就是六國嗎?”
尚冬說:“當然不是。”
駱敏問:“與秦同時期的還有別的國家?”
“除了齊、楚、魏、趙、燕、韓,還有中山、宋、魯、衛,只不過這四個國家比起‘戰國七雄’要弱一些,沒有那麼大的名氣,就像‘春秋五霸’也不是說春秋只有五個國家,事實上春秋前後有上百個國家呢。”
駱敏:“那些盒盒裡頭都是啥?”
“寫有‘輿圖’的盒子裡頭就都是帛書、皮書地圖,每一盒裡頭都有很多卷,我沒敢取出來看,只掃了個大概。這些輿圖涵蓋各國,既有全國的,也有地方的。木簡和竹簡主要內容是各國法律條文和政府政令,有原書也有謄抄的,原書上面的文字我不大認得,謄抄的估計是為了方便秦始皇閱讀改用隸書重新抄寫了一遍。駱大哥,你別看這木簡、竹簡的一大堆,我估摸了一下,總文字量也沒超過500萬字,這也就只夠秦始皇幾個月看的。”
羅剛說:“難怪你說這只是他圖書館的一小部分。”
“除了卷數少的原因,還因為這兒只有地圖、法律和政令,要是猜的沒錯的話前面還會有,就跟西邊廊道的‘錢櫃’一樣,不會放在一處。這裡也根本沒有秦國自己的任何文字,這不太合理,應該放在別處。”
羅剛說:“那咱們再往前看看。”
尚冬事實上已經急不可耐,拉起駱敏便向前走,駱敏壓了壓尚冬因為激動甚至有些顫抖的手說:“尚老師,下來之前咱們可立過規矩,要跟在我的後面。”尚冬無奈只得按捺住自己的心情跟在駱敏身後亦步亦趨。
果然,走了大約50米左右,廊道走到盡頭向左便拐過一個彎,跟西側廊道與南側廊道交匯處一模一樣。向前再走了幾十米,駱敏再次看到了兩排巨大的“書架”分立在廊道兩旁,大量的書簡滿滿地堆在架上。
這次不待駱敏發話,尚冬立即走上前去一番探查,等羅剛和徐洪林趕到時只看到尚冬蹲坐在廊道牆角,他激動地大口喘著粗氣,胸廓一起一伏,久久不能平靜。羅剛扶起尚冬,只見尚冬呼吸面罩內的面頰淌滿淚水,他不知如何
《關於天劫的小說》 第三十一章 歷史的謬誤(第1/10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