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奇怪的資料 (第1/2頁)
李四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京時間3月12日11時08分,陝西西安臨潼區西關二里河,臨潼綜合地震臺
-----------------
臨潼地震臺是全省少有的幾個有人值守臺站,統共兩個人,一個是檢測員鄭樹森,一個是實習生湯淼。兩人相差十來歲,在如此冷清的地方值守讓他們有些同命相憐。
此時湯淼正急急火火地從門外跨進屋內,衝著歪在椅子上打盹的鄭樹森喊:“老鄭,這啞巴水氡儀是咋了?一百年不叫上一回今兒個不停地蹦針兒叫喚呢。”
被吵醒了的鄭樹森抬眼看了看湯淼沒好氣地說:“你才來了半年,還一百年呢,大驚小怪的。”說完這話鄭樹森掃了眼湯淼遞過來的紙片兒,眼神一下子變得靈光了起來,瞬時從椅子上坐起來問:“色譜儀和測震儀的資料抄過來沒?”
“抄了,我看了,資料都正常著呢。這氡值怕不是夏低冬高吧?”湯淼不自信地撓了撓後腦勺。
“這都初春了,還夏低冬高呢。年年水氡值都是夏低冬高也沒見報警,你啥時候見過這麼高的?”
“這得是要地震了?”
“咋?你還盼著地震呢?”
“那咱監測資料不就是為了預報地震的麼?”
鄭樹森撇了撇嘴:“你想得美!咱就是個抄資料的,還輪不到咱預測地震。”
在全省乃至全國地震監測資料採集已經網路化、鏈路化的今天,科班出身的鄭樹森對於他還在一個偏遠的臺站抄資料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
“不過,這氡濃度確實高得有些不正常啊,”鄭樹森若有所思地說。
“老鄭,那咋辦?”
“啥咋辦,先傳到臺裡的系統上啊。”
“可你不是說過,系統對明顯高於年均值的異常單日資料有排除機制,可以判定為裝置故障,錄進去有啥用?”
鄭樹森點了點頭,又一臉狐疑地問:“你確定裝置沒壞?”
“確定啊。”
“水樣採了多少?”
“105。”
“測數靜置間隔?”
“每次半個小時。”
“測數時長呢?”
“都是十分鐘啊。老鄭,這水氡儀是自動的,又不需要我操作,再說了,我又不是頭一天干這事兒,咋弄我還不會嗎?”
鄭樹森聽完沒有吱聲託著下巴沉思著。作為一個老監測員,這一系列數值在他看來確實扎眼得有些觸目驚心,但看著其他平淡無奇的資料又讓他萬分疑惑。他的經驗告訴他,在排除裝置故障和操作失誤的前提下,水氡濃度的上升和下降往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今天突然數倍的飈高讓他百思不得其解。鄭樹森在不大的房間裡來回踱著步,琢磨著一個又一個他這樣一個小監測員不該想的問題。
一陣過後,湯淼忍不住打破沉默:“你這兩天聽說過孫老頭說的事兒了嗎?”
“哪個孫老頭?啥事?”
“就是咱西邊給果業公司看桃林的孫老頭啊,他說最近地裡的老鼠都瘋了,不在洞裡鑽,成天的往樹上竄呢,掛得一樹一樹的,人到跟前趕都趕不走,看著都瘮人。”
鄭樹森瞪著厚厚的眼鏡片後的兩隻大眼望向湯淼:“你咋還信這呢?”
“你要不是我老哥我能跟你說這嗎?跟臺裡、局裡誰說這呀,我就不怕人笑話?”
鄭樹森笑笑說:“哦,原來你也知道。”
“還有啊,我爸的表妹給他打電話說他們仡佬村東頭幹了多少年的老井冒水花花呢,讓我爸問我得是要地震咧?”
“你這都啥亂七八糟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那你咋說?”
“我能咋說,我讓我爸別管閒事。”
“那就對著呢麼,咱是地震局的,不能隨便說話,萬一引起社會恐慌得負法律責任呢,”鄭樹森看了看湯淼。
湯淼接著又說:“其實不光是這,我前兩天親眼看見我家院子後頭死了一大片螞蟻,沒死的都在那兒圍個圈圈打轉轉呢,黑壓壓一片,喂麵包渣渣都不吃。我妹給我說她家養的兩條大金魚前兩天也都從魚缸裡蹦出來乾死了。沒騙你,我妹親口給我說的。”
聽完湯淼的話,鄭樹森收起了剛才有些不屑的表情:“我信咋樣?不信又咋樣?動物預兆從來都沒有被當作確定的震前預報手段,就算我信,咱倆這話敢給誰說去,說出去讓同行笑話。”
湯淼頗不以為然,“75年海城不是也靠動物預兆成功預警了大震嘛?”
“哈
《天劫報免費閱讀》 第二章 奇怪的資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