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上工 (第1/2頁)
岸易通易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朱書堂看到老劉拿集體的飼料餵養自己的邁克兒,心裡很著急。本來看他一個五保戶的身份,才給他一個繼續飼養的活兒,如今這樣做,心裡有點不舒暢。他想,是不是他也可以這樣對待別人這樣做。
想到這裡,他覺得應該震懾他一次了,防患於未然吧。
於是,老朱繃著臉,用右手食指指著他責怪道:“老劉,不管是誰,千萬別胡來,下次再讓我碰到,你就趕緊走人。”
這種嚴厲的話在老劉這裡是第一次聽到,前任們覺得對他可憐,一般對他都比較客氣,態度也比較溫和。
這次老朱用責怪的口吻對他講話,他著實有點緊張。他有些結結巴巴地說道:“下不為例,下不為例”,一邊說著,一邊雙手作揖。
老朱看老劉認真的樣子,也就沒有再說下去,揮揮手以示他趕緊忙去吧。老劉貓著腰,邁著小碎步,像繡球貓一樣,悻悻地滾回牲口棚。坐下來才發現,脊背上已經出過汗,臉上幾滴汗珠正在往下滾動,就像剛才他走路那樣地往下滾動。
本來都尖尖的屁股,這麼一坐下來就更硌屁股了。他不想這樣回屋裡坐著,因為,這樣像是在敗隊長老朱的興,他這樣想著,屁股剛落穩,又像蠍子蟄了一樣,猛地站起來往老朱跟前走去。
沒話找話地說:“門口這匹紅騍馬可能要發情了,老是在夜裡犯槽。”犯槽其實就是不好好吃飼料,不好好休息,發出洩情的訊號。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老朱一聽這批紅騍馬發情了,這時盼不得的好事啊,一年後又是一匹小馬崽子,不出兩年就能上套了,隊里正缺牲口哩。
老朱臉上的怒氣一下子緩過來,變得有些高興,老劉的心裡也好受了很多。
這時已經有人進了牛棚,社員們開始聚集。
生產隊的習慣有時候也不好改變。人們常常會在隊裡集中前,早起一刻鐘或者半小時,跑到距離牛棚不遠的河溝裡照看一下自己的菜園子。聽到敲鐘還要再停留幾分鐘或者更長時間。
今天照樣也是這樣。生產隊的菜園子還是老支書老梁,也就是書堂的姐夫黨支書那個年代分配給每家每戶的。儘管分到每家每戶,但是全部土地的性質沒有改變,還是集體土地。任何人沒有特權多佔用集體一分土地。
可別小看這幾分菜園子,在那個年代可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勤快的人起上一個大早,跑到自己的菜園子擺佈小白菜。立秋剛過,二伏天種的小白菜長出了三四個菜葉,開始打蔫,原來都激靈靈地鑽出乾巴巴的地皮之後,這時候必須及時澆灌了。
小白菜拱出地面露出的土縫,知道這些白菜已經有些乾旱了。及時澆園,既可以及時補充水分,又利於陽光照射快速生長。
有的社員就利用早起幾十分鐘時間,來打理一下自留地裡剛插下不久的小蔥。這是等長成大蔥之後,和大白菜一樣,為過冬做儲備用的。這樣就免不了要在菜園子裡多待上幾分鐘。
這些人也都還比較知趣,一般都不會很晚才回到牛棚,等待安排一天的活計,這樣才可以做到兩不誤。
五隊裡的菜園子都在村東、村北的河溝南岸和北岸,家家都有,人均一分地左右。
這裡是河溝,南岸和北岸都是高底錯落的小塊菜地,像是梯田又沒有梯田那樣規則,說是荒地又都可以澆灌。
在菜地邊緣隨便一個地方,只要你挖出一個一仗多深相對規則的圓土坑,有的地方根本不需要一仗深,就可以挖出一眼水井來。然後用磚石砌好井口,這樣就可以滿足周邊菜畦澆水的需要了。
水井上半部分用石頭壘砌起來,在井臺上再架上兩塊交叉的大石頭或木柱支撐轆轤,後面再固定一塊石頭,透過石眼把轆轤固定下來,這樣轆轤頭纏上繩子繫上水桶,就可以給菜地澆水了。
有了水,菜地裡再加上一些土肥和糞尿,青菜就可以滿足一家人的副食需要了。
也有例外的情況。這就是在河溝兩岸地勢相對比較高的地塊,打一眼水井就不那麼容易了。一般需要兩三個勞力,用三四天時間才可以打出水來。水井一般需要一二十米深,有的地方更深一些。
當然,這裡的菜地澆一次水相當費勁了。河邊的水井澆菜地,可以直接用扁擔一頭掛上水桶或用稍長一些繩子繫上水桶就可以打水上來。
更多的人則是安裝單把轆轤頭提水澆菜地,這樣相對於扁擔和繩子來說更簡便更快捷一些,也更節省一些力氣,水流效果也更好,
《彭州海窩子古鎮簡介概況》 第十八章 上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