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人,更不喜歡厚顏無恥地把對方的作品冠上自己的名字。所以在寫那首憫農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在前面標註原作者的名字。也因此引來不少人的詢問,讓她頭痛。不過她也沒忘記規定了多少個人吃多少量。
你要多點菜?行,我拿小碟子換大碟子,菜式豐富了,你也能吃的完,要是實在喜歡,你可以專門說要哪道菜,我給你那份多點就行。嫌菜不多不夠氣派?別人都是這麼吃的!人家縣令員外都這麼做,還紛紛誇獎有古人遺風呢!
而且根本不用她開口,其他讀書人吃飯喝茶的時候就會指著上面掛在正中央,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的“憫農”指責那些鬧事的客人怎麼樣怎麼樣對不起那些種糧食的老農對不起誰誰誰。 很快,沒事了。倒也省得她麻煩。耳根子清靜落得自在的她在烹飪的時候也格外積極。至於人手,客人是多了,但他們經常自恃身份,或者來此宴客。地方只有一樓,桌子只有九張,想多幾張飯桌也行,不過要你來的時候沒坐滿,不然你也可以提前告訴我一聲給你留位子,過時不候。 還有,本店每日準備的菜餚都是最新鮮最好的,限量供應,材料沒了,菜賣完了,飯賣完了就收店。你給我錢也得看我想不想收。不過你要實在想吃,留下名諱,第二天我可以給你留個位子。 或許是那些客人覺得這麼做反而有點千金難求的意味,或許是她掛在客廳那首詩和那四副水墨的蟲鳥魚蝦起了作用。漸漸地,他們也覺得這裡的主人是個風雅之士,對著餘容的時候,全然沒有對其他商賈的高傲神色,尤其是對著“他”那心酸的“逃難”來此的說法生出不少感慨。也沒有那麼難伺候了。即使有幾個人想說“他”餘容這個讀書人怎麼跑去當商賈來糟蹋讀書人的尊嚴什麼的,話到嘴邊,也被她禮貌的微笑要擋住,噎了下去。
依然是餘容和葫蘆兩個人負責這件飯館。為了方便,不至於手忙腳亂,因此菜式不求繁雜,每天就那麼多樣菜,兩天換一次選單。大鍋煮,小碟裝。擺盤精緻,菜式新奇。越是用料珍貴烹煮複雜的菜式,就越是價格高昂。加上他們常常是到此集會,私人來也要邀上三五好友,上菜也不會一個個來那麼雜亂。收菜的時候也不用怎麼收拾。
拜那首感慨至深的“憫農”所賜,很少有人能在這幅充滿憐憫聖潔的意味的作品下義正言辭地毫不羞愧地看著一桌狼籍。當然,這也就是極限了,要求他們更進一步是不可能的,現代人普遍義務教育都解決不了的浪費,人家古人淳樸自律你還要怎麼樣?偶爾有些剩飯剩菜,也全貢獻給後院子雞鴨了。 也幸好他們的習慣依然是一天兩頓,雖然說開飯館的是全天候開張,是不是有人餓了或者累了來這裡坐坐吃點飯,但也大多集中在中午和下午。一般情況下,早上八點前是不用開張的,晚上日落了大多數人都會回家,這裡除了一些小地方管理不嚴,絕大多數郡縣晚上都有宵禁,除非有什麼特殊的原因,比如大唐雙龍傳裡的大儒王通宴請賓客,那就另當別論。
每天餘容早上起來就和葫蘆把桌椅擦一遍,東西該洗的洗,該換的換。米麵蔬果每天都有相熟的店家或者老農送過來,檢查過質量就給錢,準備一些需要的東西。開張,她負責收錢和煮飯,葫蘆負責上菜和酒水,客人少些還好,客人多了就像個陀螺一樣轉得不停。有時遇到低峰期的下午,還能把哺食(下午四點左右那頓)的東西準備妥當。飯菜賣完了,客人也走了的時候大多是太陽下了一半的黃昏,還能吃頓好的。
繼續打掃收拾,順便把第二天的東西先準備大半,能今晚做的絕不在明天早上做。燉湯底,和麵,切菜,滷肉,醃製醬菜;整理賬目,數錢,記賬;洗衣服,洗抹布,洗碗筷。常常忙得她連靜下來回憶現代的幾乎都沒有。
即使想回去,也知道不可能,也找不到方法回去。越是這樣,她就越不敢想,又越來越記掛著家人。有時候,突然閒下來,半夜三更地小小的房間裡,躺在那張硬邦邦的床上,怎麼也睡不著,周圍一片寂靜,黑濛濛的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突然就流下眼淚了。明明什麼也沒想,但就是忍不住哭。連她自己都鬧不清楚為什麼就這麼哭了。第二天起來,眼睛澀澀的,又紅又腫。 幾次之後,她常常半夜三更點著油燈把那套現代的衣服和包在衣服裡的那條水晶手鍊從衣櫃的最裡面找出來,一對就是大半夜,燈油沒了又添,添完了就找蠟燭,全用完了找不到了就抱著衣服縮在床上發呆。終於有一次葫蘆發現了,不過他沒說什麼,第二天到外面用自己得來的賞錢小費買回許多蠟燭,放到她房裡,附上一張紙條,“省點用,很貴的。”
再後來,她沒有再
《大唐雙龍傳小說的人物介紹》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