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米和1500米,加藤嘉一奪取“二冠”的可能性很大,我也滿懷期待,每天投入刻苦的訓練。日本體育界的冬訓似乎是本著武士道的精神,刻意要讓孩子們學會“什麼是能吃苦”,讓他們瞭解“冬訓對一個人人生的作用有多大”。

沒想到,我的腰撐不住了。原因是,過多的訓練損傷了正在成長中的骨骼和肌肉,這是我沒有把握好分寸、盲目追求運動量而忽視了身體和精神承受力的結果,用中國話說,這叫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我崩潰了。接下來,我不得不接受兩個月的休息,因為這一變故,影響了訓練,到了比賽期間,自我感覺狀態不太好。爭取參賽入場券應該沒有問題,但自己十分清楚,要達到自己的最佳狀態已是不可能。我從小很極端,堅持“做不好不如不做”的原則。因此我決定放棄,跟著初中的同學們去畢業旅行了,去了澳大利亞,那是悉尼奧運會的前一年。澳大利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讓我開闊了視野,產生了將來一定要出國的強烈願望,以便讓自己在新的環境中發展自己,同時發現自己祖國的缺陷和不足。這次澳大利亞之行與後來選擇來華留學密不可分。不得不承認,初中階段田徑生涯受挫,給我的心靈留下了永久的傷痕,但因為機緣,卻讓我看到了新的世界,發現人生的答案不止一個,而是可以有很多選擇。世界很大,人生的目標可以有很多種可能,小小年紀面對命運的捉弄,也第一次覺悟到了什麼是順其自然。

其實,從初中那個階段,我已開始扮演“規則打破者”的角色。初中規定不能參加正式比賽,我參加了,還為母校帶來了一點點榮譽。當時,體育界的人批評我不集中跑步,初中老師又批評我不集中學習,雙方都成了我的批判者和警告者。這種處境彷彿是我的命運。我來北大上本科期間,也不滿足於當個好學生,我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上電視,寫文章,做專案,很多老師一定會責怪我:這個日本小夥子真是的,不好好學習,天天在外面忙!迄今為止,我是討不好任何一個領域的。學界的人會批評我“你不夠學術”;媒體界的人會批評我“你不夠媒體”;文化界的人可能會批評我“你不夠文化”;娛樂界的人則說我“你不夠娛樂”。反正,大家都始終以質疑的眼神注視著我:“加藤,你到底想做什麼?”

我說,我不是為了討好人家而活著的,人不能為迎合第三者的喜好而做人、做事,這樣就本末倒置了。我的目標只有一個:說服自己,就是讓自己接受自己。挑戰想象中的自己,批判想象中的自己,超越想象中的自己,其他的,無所謂吧。我做我想做的,至於我做不到的,那就任人評說吧。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我是“童工”出身(1)

初中到高中的六年,是我迄今為止最辛苦的一段時光,從現在回望,我把它視為名副其實的“青春”。為什麼說最辛苦呢?因為,就上面說的,我始終堅持“文武兩道”,很艱難,很累,關鍵是誰都不理解我。除此之外,辛苦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在那六年的時間裡,我一直要打工的。中國朋友很熟悉一個詞——“童工”,而我,就是“童工”出身。

當然,13歲打工,在日本也是違法的。13歲的少年,應該好好學習,先做好知識積累,以便為將來的發展打好基礎,這一思維邏輯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義。在日本,一般來說只有到了高中一年級(16歲),才能開始打工,所從事的也只能是初級的體力勞動,比如在麥當勞、麵包店、加油站等處打工。日本的高中生打工是相當普遍的,到了大學階段,不打工的人連1%都不到,在中國,這情況似乎難以想象,這大概是由國情、觀念、社會發展階段不同所決定的。打工的好處毋庸置疑,它可以鍛鍊人,讓你早一點接觸社會,瞭解所謂社會是怎麼回事,也可以賺錢,減輕父母的負擔。當然,不打工有不打工的好處,可以集中精力學習,可以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過,作為多年打工的經歷者,現在回過頭來看,打工的好處比不打工的好處大得多。在這裡,我要誠懇地建議中國抱有大志的大學生應該多多打工。我一直主張北大學生應該去麥當勞打工,這樣不會降低而只會提升北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北大學生變得更牛、更有競爭力。北大學生的學業、理論功底本來就很強,文化素質絕對沒問題,但卻嚴重缺乏在錯綜複雜的社會公共場上與他者共存共榮與競爭的能力,也可以說是社交或實踐的能力,他們往往也不瞭解社會底層的真相,不瞭解普通人的生活和處境,更不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如果你要在這個社會獲得話語權和支配權,一定要對社會有深入的了

《孤兒氣質得到緩解了嗎》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