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9部分 (第1/4頁)

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顛倒了這條規律,其衝擊不可想象。

“真的如此……”

他們紛紛看著自己手中資料,只看那些,他們確實覺得似是而非。可林長生一講,他們就覺得有些頭緒了。林長生道:“你們看後面那些律法規定與案例……”

在他準備的資料中,還準備了詳細的律法與案例,這最直接明白。而在那些律法中,明確規定了各種禮節。並否定了以前的陋習,如太監的廢除、言不為罪、見官不拜等等。這些東西大家以前似乎都聽說過,但結合林長生的話再看,衝擊不是一般的大。

除了這些,律法中還對奴僕這些看似很一般的事有了規定,使奴僕不再是奴僕。或許他做的事還一樣,但本質已經完全不同了。

看那些人震驚與認真的表情,林長生心裡暗樂,他也樂得當了一回老師,按照自己整理的稿子,一一解釋給他們聽。

一上午功夫,這些人終於對臺灣的制度有了一個淺顯的認知。最簡單的兩點,律法代替了皇權,成為最大的東西。第二點,權力有了監督。

看似普通,卻是民主的基礎。

下午,林長生繼續為他們解釋,一直解釋了三天時間,才叫這些人明白了臺灣是如何行事的。為了淺顯,他甚至按照上面的案例,特意給他們演示了一下。

如此,這些人也明白了過來。

有了這個基礎,林長生才繼續往下道:“臺灣的制度比大陸的要好很多。我們是農業的制度,就是一切都以農業為準則,但臺灣是工業的制度。”

“農業制度靠什麼?靠天吃飯。我們雖然也有農具、水利一類的,但多不受重視。在工業制度下則完全相反。他們認為,人定勝天。好的農具,好的水利,是可以叫人戰勝天時的。所以,他們不會擔心乾旱一類的天災。”

“這是最基礎的,更高一級的,就是你們看到的火槍了。聽說,他們不僅有火槍,還有大炮。大炮利用炸藥爆炸的威力,推出巨石,砸爛城牆。從他們攻打福州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大炮的威力極大,一般城池是擋不住的。”

“而有了這種利器,只要他們有兵,便可以橫推天下。以前我們都說以一當百,以一當千,可火槍出現後,便是我們這些武林高手,面對手持火槍的普通人,也有了危險。”

“各位,我們明教是強,但如果我們面對上萬的火槍兵,你們覺得該如何應對呢?”

眾人面面相窺,不知該如何回答。林長生笑道:“所以,我們要合作。他們也希望合作,因為只靠他們自己,太浪費時間與錢財。有了我們,就可以加速這個時間,並節省大量的物資。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合作中得到我們想要的。但是讓步,是必然的。”

聽他說的這麼明白,大家都懂了,雖然多少心頭有些不甘,可現實就是他們弱者。弱者,就要讓步,不然就是對抗乃至被消滅。

有了這種想法,眾人再看圓桌中央的地圖劃分,也就不覺那麼刺眼了。

林長生的計劃,是以陝西為根據地,取得江南、四川等地的物資、人口,往西發展。只要取下陝西,他們也可拿下青海,經過整合,便是西藏、新疆等地,一直打到西域去。那時,臺灣大概也一統中原了。到時一定會有變故,起碼陝西他們是保不住的。

所以他們可以再次以陝西換取資源、人口,鞏固更西方的地盤。

這個年代,中原想要達到西方,不那麼容易,更何況他們還有一個東北,足以叫兩方平靜多年了。到時,兩方便是真的開戰,他相信明教有西域作為根基,也不會被滅掉。

這是他身為教主最後的職責,或許等不到達到他的目標,他就離開了。他留下這些也只是一個希望,後人如何做,他就不管了。

有了林長生的解釋與促進,明教定下了與臺灣合作的策略,而林長生也與眾人一起定下了發展規劃。可以說,只要按照這個規劃,三四十年後,明教會建立自己的王朝。

同時,臺灣那邊也確定了與明教合作的策略。在那些人心中,便是給了明教一定勢力,只要他們不改變制度與思想,依舊是捱打的貨。

就這樣,當雙方再次見面時,徹底定下了江山之策,天下也因此定鼎。不過林長生再見到此次商談的老者後,提出了一個要求。

272 奇功異學(一)

甘肅首陽山,今日突然熱鬧了起來,山腳下不多的村民看著來往的大車,一個個奇怪的觀望,議論紛紛。但很快,這些人就變得膽顫心驚。

大隊的人馬拿著兵器找上

《武俠之鬥破風雲》 第13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