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送別之憂 (第1/2頁)
老同學201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因題寫完畢,九姑隨即唸了一遍,唯安定聽完大呼:“好詩!妙!”
九姑扭頭望著兄長,驚奇地笑起來,她知道哥哥的學問不多,尤其木子因的行書,他能不能全部弄清,恐怕也是個問題,因此故意收斂笑靨問道:
“哥哥,木師兄這首絕句妙在何處?說來聽聽。”
這可是將了安定一軍,安定隨其父精於武功,於詩詞之道,幾乎不通,他是從木子因的神態、姿勢,以及意蘊、氣度中判斷得出結論,故而紅著臉,對幾人說道:
“九姑,讀書之時,難道你不知道,先生曾說詩詞美學之境,可意會不可言傳,對吧!你怎的哪壺不開提哪壺,就算我說的不準,瞧瞧木師弟、龍飛鳳舞的手法筆跡,這詩怎能不妙?”
九姑大笑拍手說:“哥,你真行,木師哥的絕句固然是妙,可你的解釋,確是比他寫的更妙!”
九姑娘的一席戲笑之言,也讓易心緣產生興趣,並稍微坐直了起來,雙手一併,托住下巴,收住笑意,望著安定意含肯定地說道:
“表哥並未說錯,我倒是很佩服表哥的眼力……”
這一來安定更帶勁了,嚷嚷道:
“怎麼樣,你們這是不打自招了吧!九姑直說木師弟大書絕句,看看!既然是絕句能不妙嗎?這和武功上的招式並無二致,既是絕招當然也是妙招,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木子因點點頭應道:
“安師兄類比之言,雖然有些石破天驚,卻是別開生面,小弟今日方知文武之道,雖說一張一弛,卻是殊途同歸,木某當真受益匪淺,日後若得閒暇,一定請安兄詳解武學之道。”
“唉!木師弟……這是你說的,本來我也想索要一幅墨寶,但今日你已被兩位小妹洗劫一空,我就不敢再趁火打劫了,武林中最講究的就是德和義。安定既是武林中人,自然不能破例,否則傳將出去,江湖上、哪有安某的立足之地,木師弟既然於武學有點興趣,那我們就平等相待,誰都不欠誰、豈不妙哉!”
安定說著,伸出兩隻手指輕輕划動,其意表明已經約成俗定。
“好!安師兄快人快語,子因焉能不允,改日一定奉上。”
說完稍事收拾一番,男女四人滿是愉悅,出了書畫房。
心緣和安靜落在後面,兩人竊竊私語,易心緣尤其感到不可思議,多年來語言禁忌的‘武功’二字,今日木師兄聽見,居然出人意料地不生氣了,她再一次感到、自己對木師兄瞭解太少,不免心裡七上八下起來。
這幾日,因為羅浮山的表兄妹在此,宮主夫婦不再幹預、易家兄妹學武之事,易心緣也賺得閒暇、在一起陪玩,偶爾長兄易詩緣、也摻和期間說笑同樂,雖說她還惦記自己畫像之事,但苦於安氏兄妹等人在一旁,不好意思反覆擺弄重提,以免被看出破綻。
半月後,安氏兄妹方才告辭,木子因和易家兄妹一起,一直送至山下六里外,常悔青因為武功尚未出爐,自然不被神華宮主允許,是以整日介、廢寢忘食地習練。
所以,木子因時常看見常悔青,一日數次專注練功,一招一式自我陶醉比劃,看得出神華宮主的嚴厲是有效的,至少沒人監督,常悔青也能做到定時練習,換做是易心緣或者木子因自己,恐怕未必能持之以恆。
每一次遇見,木子因都忍不住對易詩緣慨嘆,常師兄之勤奮,我只能望其項背,過了兩天,易心緣正欲找木子因作畫,忽聽蹇叔快步來告訴她,說丹丹郡主來了,易心緣只好騰身,陪伴莫丹丹又玩耍了幾日。
時年,郡主十七歲,已諳熟人事,知道木子因一家老小,曾遭遼國散兵遊勇殺伐洗劫,孤身流亡在姑射山的神華宮,且棲居一直至今,異國仇恨的擔憂,加上自己特殊的身份,她自然不敢再去尋、當年的木頭哥哥聊天談笑了。
當然,木子因學業未成,伊無塵已關照神華宮的兒女弟子,不得擅自打擾、木子因的研修練習,所以郡主每次往來遊玩,只是與易家兄妹閒聊或旁敲側擊,從中瞭解木子因的一舉一動,而郡主和心緣兩人之間,似乎達成默契,不在拿木子因相互取笑對方。
木子因離家多年,忽然間聽人說、郡主莫丹丹又來到姑射山,他始嘆歲月匆匆、一事無成,想起回家之事,竟被自己一拖再拖。
只因學業未滿,他無法分身,但孝心仁義促使木子因、必須儘快巡視故地拜謁先人,否則有負恩師教誨。
半年之後,子因終於決定,準備離開姑射山,回老家看看,內心則有遊學京都、見識天下之意,順便
《曠世六劍小說》 第297章送別之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